已是黄昏,漫天红霞映照山头。
他们向着不远的天际眺望,却见一女子雪白广袖,迎风舞动。
那场景,令一向醉梦仙境的李白误入桃花源。
那首惊世之作由此而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事后,二人才得知那里就是杨真人红颜埋骨之地。
他们所作诗作很快在民间流传,在今后数十年里,没有了安史之乱,大唐繁华相対延续了一段时间。
只是帝王因杨玉环的离世,陷入了长久的悲伤,在数年后萎靡不振。
太子李亨逐步掌握朝堂,吸取预言教训,开始重视培养军事将领代替番将镇守边疆。为此多次开设武举科考,重视选拔人才。
杜甫在次年应试中成功步入朝堂,相比咱们的历史,他无疑是幸运的,不仅得到太子赏识重用,更是实现自己心中理想抱负。
十年后,朝堂已经完全被太子掌控,帝王之权名存实亡,边陲守将皆是太子心腹,李隆基顺应局势禅位让贤。
这一时空,大唐盛世辉煌在他们父子二人手中得以延续。
*
冷月自直播结束后便回到自己寝室,可能是因为感慨大唐盛世的颓败,又或许惋惜杨贵妃的结局,她在完成学业的同时陷入良久的沉思,在笔记本留下:永远不要试图去依赖一个人,女子当自强才不负美丽年华。
是夜,静悄悄的四周突然被一阵白光围住,笔记本上的文字以一种灵动的姿态在书页上跳着舞,不一会儿便消失在茫茫黑夜。
而冷月早已进入熟睡的状态,她不知道书桌抽屉里那张黑色快递卡正发射出耀眼光芒,在文字消失的同时也渐渐暗淡下来。
大唐时期的道观中,一直闭眼祈祷的女子再次睁眼时便瞧见那状似符咒的文字,她看懂了那句话,加上梦境所致,杨玉环为自己作出了选择。
杨玉环在被帝王看中后,有一段时间是不愿的,她还不能接受一女侍奉父子的事,所以她曾在一次偶然中得到一粒假死的药。
那药服下后气息全无,在李隆基秘密下葬后的第七日,她在长安成为溪谷里醒过来,只是绝世美貌不再。
她走出山谷,迎着黄昏落日,再次舞动霓裳羽衣舞,惊艳了途径此地的李杜二人。
这一生,她选择做个平平淡淡的女子,或许会在某一天某个小村落遇到憨实可靠的人,过着最朴实无争的生活。
*
次日,冷月起床后觉得脑袋很重,她习惯坐到电脑桌前,当瞧见昨晚留下的文字不见时,她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可是写下那段话的画面在脑海挥之不去。
她确定自己写了!
很可疑的是,笔记本没有丝毫损坏,文字却不见了!
一股说不清缘由的恐惧涌上心头,尤其是她翻开笔记本第二页时,那里留有书写痕迹。
冷月一时无措,脑袋更疼了。
她不死心,又拿出笔筒里的铅笔,细细在留有书写痕迹的页面细细磨砂,不多会儿页面呈现出昨晚的那段话。
无法解释的事情令少女陷入惶恐。
“不対!肯定是我还在做梦!”
“怎么还不醒呢?”
她甩甩手脚,迫切道:“求你,别做梦了,快醒吧!”
.......
然而,待她再次睁开眼,一切都还是那样,并无改变。
这时,同住的室友喊了一声:“月月,快点!上课要迟到了!”
冷月一个激灵,她慌忙套了件外套跟着一起出了门。
校园内,阶梯教室里。
冷月挑了一个临窗的位置做下,台上老学究带着一副黑框眼镜正滔滔不绝讲授知识,冷月的心思却飞到早晨那件诡异的事情。
她趴在课桌上,窗外阳光很好照了进来,将少女渡上一层金光。
吧嗒——
是笔头掉落的声音,这声响成功引起讲课老学究的注意,冷月被点名回答问题。
冷月:......
她支支吾吾并未答上来,只得被罚站。
散学后,冷月被留课,面対老学究喋喋不休的教导,冷月表现得很懊悔,一再保证以后上课认真听讲才被放。
走在林荫小道的校园内,冷月双手捧着书本埋头快走,她感觉身边有好多人从她身边匆匆而过。
当她抬眸,霎时血液倒流。
她站在原地愣住,眼前出现是的古代城楼前来来往往的男女,她甚至能瞧见吆喝卖大饼的老人,挑着担子做买卖的百姓,抱着孩童挤在人群向着城外走的妇孺......
那场景,是海市蜃楼吗?!
似乎一个虚影闪过,待她再睁眼,眼前又是熟悉的校园。
她暗自腹诽,“定是自己这段时间太累了,才会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