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low!】
就在雨帘中人影渐渐消散不见时,留在大家面前的是网友发出的low手势图片。
李隆基:......
--------------------
作者有话要说:
安禄山:老子就这么被鲨了,属实冤枉!
李隆基:要不让你儿子来?
安禄山:!!!
PS:①来自百度文献。
第44章
大唐宫内, 琼华宴的长廊前,闭月羞花的女子垂眸,眸光似有泪,氤氲水气挂在眼睫处,盈盈一晃便悄然滴落。
这一落,帝王心中猛地被抓紧, 心窝跟裂开似的。
他道:“玉环,你要朕怎么办呢?”
却见女子依旧不肯回头,“妾这一生愿为国祈福,求陛下成全!”
李隆基脸色一下就黑下来,他坚决不肯, 语气都强硬了不少, “朕不同意!”
有大臣出来劝阻:“陛下三思呀!神迹言明, 日后杨家会搅乱大唐天下!”
“哼!朕不是将杨国忠给发落了吗!朕自登基以来, 兢兢业业打理天下,如今江山太平, 万朝归附,大唐盛世就在眼前,难道朕连个心爱的女人都不能有了?!”
“老臣只是觉得真人娘子实乃为陛下为天下考虑才一心入道观祈福,您何不成全?”
一众人也跟着附庸起来,他们看见了神迹所说, 害怕大唐江山真如预言那般快速没落,加上一手把持朝政的李林甫被处置,从前不敢直谏的大臣们一个个带头跪求帝王三思。
李隆基更是气恼, 他呵斥道:“你们!你们这是逼朕吗?!”
众臣并没有退缩, “求陛下三思!”
李隆基或许没有想到,平日一向顺着他心思的朝臣们好像变了。
只是, 他不知道。
不是朝臣们变了,而是想直言的臣子们摄于李林甫的淫/威,没有办法直面君王,很多都选择了明哲保身罢了。
大雨渐渐转小,乌泱泱的朝臣们跪在大殿门前,那阵势俨然不达目的不罢休。
李隆基气坏了,转身便下令:“来人!给朕将他们统统带下去!”
高力士见状,忙出面圆场:“陛下,真人娘子心有不快才去意已决,臣观时辰也不早了,何不让大家散了,待真人娘子休息一晚必然能想明白。”
此话刚令帝王眉间舒展,一晚上他定然能令美人臣服在身下。
就在他摆摆手意欲令众人退下时,戍卫宫城的守卫急忙来报:“陛下,大事不好!”
李隆基:“何事惊慌?”
“百姓们都聚集到朝天门处,他们瞧见天迹,联名奏请不让杨真人出观......”
李隆基刚转晴的脸色一下有阴霾下来,“大胆!”
一名朝臣见机奏禀:“陛下,这是天意,是民心哪!”
又一老臣紧跟附庸:“陛下,古有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亡国,您睿智明达,万不可重蹈覆辙呀......”
这话颇为严重了。
君王怒吼:“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拿亡国之君来说朕!简直不知所谓!”
顿时,场面再度剑拔弩张,那位开口劝谏的大臣五十开外的年岁,不知是不是仗着朝中元老,竟逆风而上,“老臣所言皆是为大唐千秋基业!”
李隆基气得来回踱步,“反了!都反了!朕今日不处置了你又怎么服众!”
那位朝臣似乎也犟脾气上来,“不用陛下处置,老臣这就是豁出命也要说,杨氏祸国映民万不可入后宫!”
说着,便朝着一侧的宫柱狠狠撞上去......
噗通——
随着一声闷响,那位直谏的老臣血溅当场,在身子倒下的瞬间,众臣们才恍若回神,有人道:“张大人这是为天下舍身取义呀!”
一石激起千层浪。
杨玉环见此,桃花面透着害怕,她从没想到自己会成了祸害天下的妖姬,这罪名她担不起。
此刻的她似乎能体会到预言所提及的马嵬坡被逼的场面,那种濒临死亡又被舍弃的感觉一下涌进心头。
整个人紧张得厉害,一双手在宽大衣袖中微微握紧,身子止不住抖动。
“求陛下全了玉环一片赤诚之心!”
女子迎着众人的目光郑重一拜。
高力士忙私下劝说帝王:“陛下,此时不宜拂逆天下百姓之心,真人娘子之事还需徐徐图之。”
李隆基脸色不佳,不知过了多久,面对眼前的众臣和柔弱无骨的女子,他终是叹息一声:“罢了,朕准奏!”
至此,这一时空内本该出观侍奉在帝王身侧的女子再度入了道观。
*
夜里,停歇的大雨似乎又一下苏醒,淅淅沥沥敲打在道观内大片芭蕉叶上。
眼见,观里一片灯火通明,女子早就褪去白日的华服,一身简朴道服立于巨大的元始天尊神像前,她虔诚地闭眼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