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人知晓,上官婉儿多年与诗书相伴,竟意外研制出可令字迹消失的墨汁。
眼下,朝臣愤怒,李室王朝血脉渐渐凋零,仅剩的少帝不过登基数月就被眼前的疯婆子给捅死......
这大唐天下当何去何从呀!
直到一个月后,有大臣提及,作为武周和李唐一脉相承的太平长公主是天下最合适的继位者,此言如一根导火索,快速在朝堂蔓延。
正在府中修剪花枝的太平被一众大臣请命称帝。
她按古礼三拒后,不忍辜负天下,登上帝位。
在这一时空,历史轨迹同样偏离原来的轨道。男权社会中,女子是依附品;女权社会中,男女同为天下计。
而由此言传下来的史籍记载,上官婉儿文采斐然,一代女皇陨落后,在唐中宗后宫忍辱负重,于乱政中相助后世女主称霸天下,四海归心,是历史上闻名遐迩的一代名相!
与我们所看到的关于上官婉儿的历史文献截然不同。
历史轨迹从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史书编纂离不开政权更替,印证那句老话: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
时光匆匆,在光与影的隧道中。
有的朝代更替驶入新的轨迹,步入一个全新的未知的世界;而有的继续着原来的步伐。
李隆基开启大唐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公元745年,梁宋鲁郡。
碧波荡漾的河流穿过,两岸山石门堆砌,天色乌青,似有大雨欲来袭的前奏,风扬起柳枝,掠取山间无数野花,花瓣飞扬,点缀空寂的天地。
不远一处石亭内,有两个男子迎风而立,观其年岁,相差不是很大。
他们手执酒樽,在彼时出现的景象中陷入沉思。
李白:“大雨留故人呀。”
杜甫:“今与兄同游梁园,甚为欣慰,待来日,弟登榜之际必有相聚之时。”
二人相视,眼中尽是道不尽的离别之情。
然而,伴随一阵雷鸣声,天空顿时落下水帘,雨水打在山石道路上溅起无数小水花,霎时雨势渐大,水帘氤氲出模糊水气。
“哈喽,同学们好!好久不见!”
伴着一声悦耳的女声,他们看见水帘中出现了画面,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女子眨巴着眼睛,粉红的兔儿朵甩出一定弧度,似乎心情不错。
李白:......
杜甫:???
--------------------
作者有话要说:
李隆基:为什么两个时空中都是我败了!
冷月:因为亲妈偏爱!
李隆基:......
第39章
风雨飘摇,席卷大唐长安城。
城中一支别样的队伍入城而引起人群的围观,因为这场突袭的大雨又奔走逃散。
安禄山第一次入长安觐见,准备了不少的奇珍异宝,他胖墩墩的模样指挥着马队迅速前往不远的馆驿。
大雨来得急切, 安禄山指挥的人马却有条不紊, 并有引起任何慌乱。
足见他治军严谨又指挥得当。
馆驿门口一青色长衫的管家望着眼前忙碌的人马, 不得不冒雨跑上前, 早就锁定了目标的他直奔到安禄山身边,顾不得满身的泥水,嘞着嗓子吼道:“想必您就是安禄山大人了,我家李宰辅正在府中等候, 您速速准备好, 再不入宫会误了时辰。”
闻此言, 安禄山很快反应过来, 这是李林甫右相的管家了。
只见,马背上的人动作敏捷下来, 与他肥胖的身躯显得很不相称。
安禄山落地后,先将自己身上披着的蓑衣解下给了李管家,待与他回到馆驿连廊处,又命人奉上一个精致木盒,打开后, 是一颗璀璨明亮的夜明珠。
李管家受宠若惊,连连摇手道:“安大人太客气了,小人惶恐。”
安禄山脸上堆着笑, “都说宰相门人三品官, 我是个胡人,初到中原还有很多需要您提点的地方。在我们那里, 受下此礼咱们便是一家人了。”
说着,拍拍李管家的手背,意思不言而喻。
李管家也不是个傻子,点头道:“既如此,安大人此番心意小人就收下了!您有何需要小人指点的尽管说。”
安禄山这才道:“据说今日是什么真人出关的日子,还望您指点一二。”
李管家眉毛一挑,“安大人这话问到关键点,这位真人可不是一般的真人,她姓杨,原是......”
说着眼色一变,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耳语一番。
是关于杨玉环的故事,她本是天子儿子的媳妇,因出色的容貌又性格婉顺,加上精通音律,擅歌舞,被帝王看上,欲纳入后宫而设计的一出戏码。
先让她以为国祈福的名义,令杨氏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
而今日正是祈福圆满出关的大日子,所以李隆基在宫中安排了隆重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