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算飞来横祸!
*
隋二世时期,正在龙舟上享受这一切的杨广,面对天幕所说一脸不悦,“朕贵为天子,自当得天下供给!有何不妥!”
置身在江河水中的脚夫们闻此天言,对比身后巨大的龙舟,只觉上天所绘之景象就在眼前,许是见惯了,并未激起他们内心的波澜。
【在出巡方面,隋炀帝杨广可当得上乐此不疲这则成语。
杨广年年出巡,曾三游扬州,两巡塞北,一游河右,三至涿郡,还在长安、洛阳间频繁往还,每次出游都大造离宫。
总而言之,杨广不管南下还是北上,排场都是空气绝后,此时大隋在边陲小国眼中是富裕强大的,除了高句丽以外。
有大臣上奏炀帝,声称以现在国家的威德,经营西域易如反掌,这唤起了他远慕秦皇汉武之功的雄心。
他派人用重金引诱西域诸国来朝,所经州县,送往迎来,靡费动辄以万计。
如果说,对西域的经营,虽耗资极大,但也算互惠互利;那么杨广对高句丽的三次讨伐,则纯粹是穷兵黩武,将大隋王朝拉入覆灭的深渊。
隋炀帝自视过高,竟妄想碰瓷秦皇汉武!
他御驾亲征高句丽出动的隋军主战兵马已经超过一百一十三万,在加上运输粮草物资的民夫,间接参战人数高达五百万之多,可谓是声势浩大。
然,三次都以失败告终。
纵观当时的隋朝状况,表面看起来十分强大,但其实早已外强中干,再加上杨广并没有秦皇汉武的雄才大略,很多战术性指挥都是失败又令人无语的骚操作。
令后世最为吐槽的便是延误战机。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杨广却下令,凡是进攻军事行动必须相互通报,不许单独行动,军事进止路线必须汇报,等待命令。
在辽东城即将攻陷时,高句丽军声称请降,隋军将领迫于杨广下的命令,只得先派人汇报请示杨广。
一来一回持续一个多月,等待的时间足令高句丽军喘息并做好防御攻势,借此反击。
杨广此举,简直犯了兵家大忌!
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可见他只是有想法的君王,自身能力却跟不上!
于百姓而言,炀帝为讨伐高句丽,用民不聊生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
如开洛口至涿郡的永济渠以通漕运;在涿郡营建临朔宫,作为炀帝亲征的指挥所;又在东莱郡督造了 300 艘大海船,船工昼夜立于水中,不敢稍停,自腰以下,无不生蛆,役死者达十之三四。
听听,这是怎样惨无人道的场景。
民众至此连蝼蚁都不配呀!】
杨坚不怒反笑,“哈哈,好一个贤名的晋王!”
只是这笑容令人毛骨悚然。
杨广:......
杨素闻此,更是将头埋得很低很低,怎么说他也是与文帝一同征伐四方的功臣,好不容易天下归心,天幕上杨广一系列的操作无疑令大隋丧失民心。
明君帝王们:啊这......
看来这位帝王深谙作死之道!可怜了无辜百姓。
昏君帝王们:百姓生死与朕何干?!不过建龙舟南巡,此法甚好。
【上一期月月老师说过,隋文帝初期全国人口400万户,交给隋炀帝时已达890万户,以一家6人计算,全国人口不下5000万。
而文帝时期大力开垦荒地,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如此财力和人力就被杨广这位天才用了十几年时间,掏空大隋的血肉。
至隋末年,全国人口锐减到了两百多万户,差不多三千多万人就这么‘折腾’没了,相当于平均每天有一万多人死于非命!
如此种种,民心尽失,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迅速崛起.
可笑的是率先反隋的杨玄感正是当年拥护杨广的权臣杨素,可见民心涣散到了何种程度,连身边之人都反了!
民心值,埋汰!】
随着她最后的总结,擂台上正在格斗的帝王小人刘秀甩出重量级一拳,直接将对面的杨广打趴!
动画里,周围一片喝彩声。
踩着T步的超短裙女郎跳起了啦啦操,热情迸发。
始皇:呵!竟有人妄想匹敌朕之功勋!
刘彻:埋汰东西!学朕征伐边疆!丢人现眼!
刘邦:此竖子不堪大用!
李世民:哈哈哈,他是没用,不过成全朕之盛世大唐,乐哉!
刘秀小人代表着生命值的血条由原来的百分之十瞬间暴涨,反观杨广小人如同漏气的气球,蔫儿了,生命值哗啦掉了下去。
隋二世时期的杨广观此早就从甲板上跳起来,他跺着脚骂骂咧咧:“朕文治武功!老天这是诋毁!该死的!朕要将天掀了!来人来人!”
然而,另一只小船上有几个士大夫神色惶恐,急急忙忙赶来,见君王的脸色,还未开口先跪地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