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十大“兄友弟恭”(84)

于是,太子李亨便派人把人请了来。

那人十分年轻,不过三十来岁,眉目清隽,衣带飘飘,自有一种仙风道骨的气势。一进门,就十分客气地行礼。

太子李亨起身相迎,扶住对方的手臂,喊了句:“李翰林。”

这位待诏翰林,自幼聪颖异人,深得玄宗赏识,前些年封了官,就给了东宫,是太子李亨十分喜欢的官员。平日里这位神人总爱修仙寻道,他便也随了人去,只有关键事情上,才找他出马。①

李泌也恭敬地喊:“殿下。广平王,建宁王。”

四人客客气气作揖来去,才要切入正题,李泌先开了口:“殿下可是要问昨夜花萼楼之事?”

太子李亨诧异:“先生如何知晓?”

“长安城内已无人不知。”李泌轻瞥了一眼,与太子李亨对坐,“说花萼楼中秋宴上,有人捣鬼,妄图破坏大唐安宁。”

“一派胡言。”李亨怒道,“定是李林甫在背后散播谣言。”

李俶与李倓将事情的前因后果,仔细与李泌讲明白了,李泌听完端起茶杯,在三人期待的眼神里,抿了一口,倒是波澜不惊。

太子李亨急道:“该怎么办啊,谣言都起来了,三日之后我们什么都拿不出来,就得被诬陷装神弄鬼了。”

李泌看了一眼李俶:“可天幕不是说,她会再联系你们吗?那也只好等她主动联系了。”

太子李亨皱眉:“李翰林莫再说笑!”

李泌也正色认真道:“按兵不动,才是眼下最好的应对之策。”

的确,东宫变成众矢之的的情况下,做什么都是错的,都会被人抓把柄,那也只能什么都不做。

太子李亨愁道:“可三日之后,我又该拿什么交差?”

“什么都不交。”

“此话如何说?”

“三日内,必有大事发生。”

李泌所言大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先按下不表。

另说那边安禄山接到诏令,快马加鞭火速朝长安而来,竟比预估的三日还要早上一日。

他那魁梧到像一堵墙的身材,活生生跑死了两条马。

一到长安,回到府邸,他的儿子安庆绪就把最近长安发生的诸事一一说过,尤其是天幕里最关键的安史之乱。

安禄山五大三粗,倒也有些细心,他想的第一件事是:“安史之乱,安、史……呵呵,他倒是真能为我所用。”

安庆绪道:“父亲,这件事恐怕是东宫在背后搞的鬼。”

安禄山皱眉:“东宫?我与东宫未曾结怨,太子为何要将谋反的罪名按在我头上?再说了,李林甫不死,我哪敢想这事!”

安庆绪问:“那……明日父亲入宫,要如何说?”

安禄山斜睨着眼瞪他:“你说我要如何说?”

安庆绪摇摇头:“孩儿愚笨,不知。”

安禄山一巴掌拍上他的脑子:“蠢货!陛下与娘娘都喜欢我,我哪还要说什么?哭!哭就完事了!”

翌日。

安禄山果然在玄宗面前哭得跟三百斤大胖子似的,那委屈劲:“陛下,臣冤枉太冤枉了啊!您让我身兼三节度使,我是日日夜夜忧心竭虑啊!陛下!您看看这些年,臣带兵守护边疆,不说功劳也看苦劳吧……我有什么心思敢造反呢!陛下爱我,我感激还来不及!您可千万别听信小人谗言!”

李林甫黑着脸。

杨国忠不忍直视。

太子李亨……颤颤巍巍,怕什么来什么。

玄宗道:“好了!哭哭啼啼像什么样。朕已命太子彻查此事,想来一定有了结果。太子!”

太子李亨倒吸一口凉气,正打算上前按照计划说自己什么也没查到——屋外乍亮,即使是白天,那光也几乎刺目。

【我!来了!】

【听说有人不信我是天神?】

作者有话说:

①《新唐书·卷一三九·列传六十四》

第40章 第 40 章

一众人行至殿外, 看天幕高悬半空,比那晚在花萼楼见到的还要大上数倍,只怕是整个长安城都能看见——但安然只投放了大明宫范围。

【再次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安然, 正宗的川渝人, 不是你们说的西域没得撒子关系,跟安禄山更是八竿子打不着一起。你们看, 我今天这样的打扮是不是更顺眼了?】

安然离镜头远了些, 众人看见, 她穿着一身嫩粉色的齐胸襦裙, 翠绿色绑带系在前面, 轻薄的纱搭在肩上, 若隐若现半截雪白的手臂。

【哎汉服好难穿的,这次就隆重一点吧。你们不是好奇我是不是天神, 和谁私下里有联系吗?那我就出来解释一哈, 我的确不是神仙,但我也的确知道未来会发生的事,因为我现在、当下、所在的时间是你们的一千年之后,你们的事情都已经成为历史书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