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十大“兄友弟恭”(81)

李俶紧握腰间佩剑,沉声说:“如何合作?”

【现在李林甫还没死吧?首先,我需要你们做的就是,阻止李林甫的死亡。】

李倓收回手,先前还觉得有些冒犯,一听安然所言,倒是奇怪:“我还巴不得他赶紧死呢!臭老头,把持朝政多久就打压东宫多久,你倒好,还要我们阻止他去死?”

李俶没有李倓那般情绪化,他想了想问:“李相何时会……”

【史书记载,李林甫死于天宝十一年十一月。】①

李俶点点头:“还有三月。”

李倓诧异:“王兄你不会真要顺从她吧?咱们连她的来历都不清楚啊——喂,你说你来自未来就来自未来了?看你这打扮,搞不好你也是从西域来的,和安禄山一伙呢。”

“倓儿,不得无礼。”李俶喝斥道,“安姑娘,如我弟弟所言,我的确不能全信你。况且李林甫上位以来,屡次打压东宫,若让我对他不管不顾,已是最大限度,还要我出手相救,我实在……”

【你必须救。因为李林甫若死了,杨国忠就会接替他的位子,到时候东宫确实轻松,大唐可就危难了!你们应该也知道杨国忠那副小人得志的样子,他的手里要是掌握了实权,只会令大唐百年基业攒下的盛世毁于一旦。】

李俶沉默片刻:“为何你笃定李相死后,杨国忠就一定能接任?东宫亦有人才,我不会让他这么轻易——”

【人家有贵妃妹妹,你们东宫有啥啊。我话说的难听,但理是这么个理吧!要是唐玄宗还认一点亲情伦理,安禄山也不至于身兼三节度使!同为藩将,哥舒翰就被逼死,安禄山反倒还能做当土皇帝的美梦!】

字字诛心。

今夜在花萼楼有目共睹,杨国忠那么一个焦点位,三言两语就哄好了唐玄宗,还倒打一钉耙栽赃给了李林甫。

李俶无言。

李倓半倚靠在桥的护栏上,问安然:“李林甫不死也不行吧,你能认得下他做的?在他手里,大唐也迟早要完。”

【你说得对,但至少当下不能让他死。我想最合适的办法,是让李林甫和杨国忠内斗,斗个两败俱伤。至于安禄山?李林甫和杨国忠两个人都看不上他,只要他们还活着,安禄山就没有逍遥日子。眼下最要紧的就是,不要让李林甫死掉。】

月色也照不到的墙角,一抹黑影闪过。将李俶与李倓对着天幕说话的事回报给了某位。

原本这事,真是有些挨不着李林甫,他刚喝过祛风寒的药,头重脚轻晕得慌,正准备睡下了,就被通风报信的探子吵醒。

一听,花萼楼里竟有这等奇事,杨国忠那小子还把脏水泼过来,没出场没嘴就是委屈,不然他早把杨国忠嘴巴子打翻了。

但李林甫也不是沉不住气的人,冷静下来一想,天幕这事八成是有人在背后捣鬼,才派出探子要细查此事,探子就回来报看到了李俶李倓和天幕关系匪浅。

“哼!东宫!李亨!”李林甫怒从心中来,靠在床上还要拿拳头捶床板,发出咚咚声响,“斗了那么多年,阴谋阳谋,如今给我整出鬼谋来了?好啊好啊,咳咳咳……老夫就和你再斗一斗!”

花萼楼。

夜宴结束,杨国忠并没有第一时间离开,而是找到了贵妃那,名头就是道谢,谢贵妃放才在陛下面前的言辞,救了他一命。

贵妃左右看没有旁人,低声说:“此事蹊跷,你一定要查清楚,不能让人在长安城内装神弄鬼,再遭了暗算,可没处说理去。”

杨国忠道:“娘娘所言极是。”

人去楼空,寂静的当下,杨国忠叹了口气:“这些年来李相把持朝政,实在是可恨,若能趁此机会扳倒他,还得娘娘助我一臂之力。”

贵妃垂眸不言,似是在犹豫。

杨国忠道:“娘娘可不能心慈手软,如今娘娘得圣上宠爱,就该把握住机会才是。杨家好不容易能到这种地位,多握一些权力在手上,将来才有退路啊!”

贵妃点点头:“我明白了。”

杨国忠俯首作揖:“那就谢过娘娘了。”

翌日,大明宫。

宣政殿前,太子李亨与两个儿子步履匆匆,神色严谨,忽然他顿住脚步回身诧异道:“这么大的事你如何不与我说??”

方才,李俶正说起了昨晚在平康坊外再次见到天幕的情形。

李倓解释道:“昨夜回宫太晚,殿下已入睡,我们就没……没有吵醒您。此事要怪怪我,我拦着王兄第二日再说的。”

李俶有些无奈的表情,不知该说什么。

太子李亨左右看去,一些官员不免将目光落在他们三人身上,此刻也不是个可以说话的好时候。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