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十大“兄友弟恭”(71)

感谢支持,鞠躬。

1、阳春无不长成,草木群类,随大风起。零落若何翩翩,中心独立一何茕。——曹丕·《大墙上蒿行》

我实在找不到这首诗到底写于什么时候,所以还是决定用在这里。

这首诗普遍的认为是,曹丕想劝隐居的人出来有所作为。但我觉得这只是一层表面意思,更深层的含义有一点是,曹丕看到墙头上的草,无根无依无靠,感慨生命的短暂、虚无。

对于这首诗的解读,我在b站看了一个视频,觉得讲的很好,感兴趣的小可爱可以搜索up主“黄晓丹老师”即可查看。

2、

第34章 第 34 章

曹植闷了口酒, 问【我怎么觉得你一直在说司马懿如何厉害,司马懿如何有能力,这样的有能之士,如果不是你说他会篡位, 那早都重用了吧?】

说罢还看了眼曹丕。

曹丕没什么反应, 大病初愈,他的身体还很羸弱, 穿的衣服都比曹植厚上不少——这模样无端又让曹植心疼起来。

安然有些语塞。

曹丕看了眼曹植, 随后说【姑娘先把后面的大概说一说吧, 如若此刻不知道他为何篡位, 或许听完, 会另有感想。】

天幕里的安然点了点头, 然后拿起打印好的资料,开始继续说是司马懿这漫长的一生——

【那段时间里他南征北战, 马背上过日子, 确实帮曹叡打了不少胜仗,但曹叡对他始终没有特别放心,所以司马懿也不敢乱来。没想到曹叡运气也不好,没活过三十五岁便走了。】

曹丕与曹植面面相觑, 一时间都有些说不出话。

若说战死沙场,那就算年纪轻轻也死得其所,可接二连三都生病,活不过四十岁——按当时的封建迷信来看, 都得是要大拜特拜的那种,不然着实太晦气。

安然有些头疼道【我实在也不想告诉你们那么残忍的事, 但……它在我这个世界曾经是真实的发生了, 在你们那还没有, 所以不要沮丧,也许一切都还有改变的机会。】

曹丕点了点头,又拍了拍曹植的肩膀。

任何时候,他都很坚强,能当所有人坚实的靠山后盾。

安然继续说【司马懿再次被托孤,不过这次曹叡走得太早,连亲儿子都没有,只得将皇位传给了养子曹芳,并留下两个辅佐大臣,便是司马懿和曹爽。】

【曹爽也是个能人,也是个很关键的人物。在起初时两人“和平”共处,曹爽也十分尊敬司马懿这样的老前辈。但一山不容二虎,一朝不容两臣,尊敬到一定的份上,曹爽便想着法挤兑司马懿。】

【不是那种下三滥手段的挤兑,还没到那份上。那时候,曹爽也畏惧司马懿,于是想了个办法,就是让司马懿升官,一直升到太傅这样的高位上。自古高位多虚职,于是司马懿就被曹爽这样挤出了尚书台。】

【但司马懿也不是好欺负的,升太傅后虽然不便再多管朝中之事,但他手里还有禁军兵权。所以说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也架空不了上班三十余年的老骨头。】

曹植感叹道【听上去司马懿还挺惨的,而且怎么那么勾心斗角啊,满朝文武百官就看着他们这样你斗我我斗你吗?】

“傻子。”曹丕嘲了一句,没有发在天幕里。

“傻就傻,就你聪明!”曹植没多大在意,仰起脖子又喝了几口酒,“千金难买的好酒啊,你不喝可惜了。”

曹丕坐在一旁,拿手支着脑袋,稍稍歪斜地看天幕。姿态有些许放松,可能是因为,此刻只有熟悉的人在身边吧。

安然对屏幕另一边的事情浑然不觉,继续说【司马懿这个人,太稳了。即使曹爽都把算盘珠子奔蹦到他脸上了,他仍是不动如山,该怎么样怎么样。诶我是不是又夸他了?】

曹丕、曹植【是!】

安然尴尬的笑【司马懿手上还有禁军兵权对吧,那么他肯定要费尽心思保住这个权力,在那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打仗。他那时候已经六十岁左右了吧?还要出征吴国,也就是和孙家打。】

【不过孙家二代都不咋样,司马懿一打就胜一打就胜,依旧非常勇猛。要说这时候,司马懿心里恐怕还是向着大魏的。他可以是个不折不扣的忠臣,担得起魏朝元老一称,甚至能和孔明一样流芳千古。】

曹植不解道【是啊,都这么老了,半截身子都入土了,为什么他最后非要篡位?是那个叫曹爽的不作为?还是逼急了他?】

【都不能算是吧。我说过司马懿这个人,一生都是稳。不仅他自己做官做多高都不飘,他还经常给子孙上思想道德课,诫训他们为人要低调、踏实、稳中求进。】

【他在打完仗之后也没歇着,开始着手筹备创立淮南淮北的军屯,还在淮南修建养殖、粮食基地——但这一切说是为国家,事实上在后来为他的子孙司马炎灭吴打下了基础。只是这一切的目的单纯与否,无法考究了,可能都有吧。】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