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未来之人,自然知道未来之事。”
“所以她和你说了未来?”曹植恍然大悟,“她说你当上了魏王,然后司马懿谋反了?”
曹丕脚步顿住,冷冷地看他:“如果是你当上魏王呢?”
曹植想都没想道:“怎么可能。”
月光穿过密密的树叶,晦暗不明地投下一块块光斑,曹丕一半的脸都沉浸在夜色里。
两人又并肩走了一段路,才走回到宽阔的宫道上。
“如果我说,”曹丕顿了顿,“她曾告诉我,你的未来会因为我而过得特别惨,你如何?”
曹植问:“为什么?”
“你想知道就自己去问她吧。”曹丕抬头看向月亮,天幕的边框依旧是清冷的淡蓝色。
曹植站在原地,看着曹丕远走。
月光洒满远去的路,他站在屋檐阴影里,目送。
后来的几天,曹丕忙着处理公务,没有再见到曹植。
最近发生了一件又令他头疼的事情,就是疫病再次卷土重来。
怎么每次天幕出现的时候,都有疫病呢?什么天神,什么帮助他们避免悲剧结局,倒像是瘟神,一出现就没好事。
赤壁之战后,曹操派人找过张仲景,可惜张仲景已归顺刘备,对他嗤之以鼻——他的头风病是彻底没救咯。
这次疫病再起,张仲景再次出山,奔赴在疫病的最前线。
那日他正在煎药,就听病人们在议论。
“邺城的天上有个东西,你们都听说了吗?”
“早听说啦,怪邪乎的!”
“有人说在九年前的疫病时,就见过那个叫天幕的东西呢。”
“哪里会这么巧,这次疫病再起,八成和天幕有关。”
“是啊,只怕天幕根本不是神仙,而是魔鬼啊。”
张仲景沉声道:“没有那么邪乎,人会生病,大多是外邪入侵五脏六腑,需通过把脉、六经辩证,再对症下药。不是你们说的什么神鬼,那些神仙逍遥快活,可没空管咱们呢。”
对他的医术,大家很是佩服,于是都附和着不再多言。
只是这个说法到底还是传开了,在张仲景没去过的疫病所在地,渐渐流行起了妖巫之术,美其名曰驱鬼祛病。
各地上来的奏章大多都在说这件事,曹丕很是心烦。
然而他不知道,即将又要发生更令他糟心的事,和他弟弟有关。
作者有话说:
因为周一上夹,所以明天(周日)停更一天,周一晚上11点更新,差的字数会在周末补上。
感谢支持,鞠躬
1、曹植的《登台赋》原文: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翩翩我公子,机巧忽若神。”出自曹植·《侍太子坐》。
2、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年—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3、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出自《登楼赋》·王粲
4、《典论·论文》原文节选:
“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己为贤。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我将这两段改成了兄弟两的对话。
5、“余独何人,能全其寿?”——出自《与王朗书》·曹丕。
曹丕对生死的态度一向很豁达,他也明白自己并非特别的人,在那样的时代,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要遭受艰难困苦、疾病、生死,他又怎么能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