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描写可精彩了,比前面三位加起来的字数都多。不过谁烧的火看起来是说不清楚了。无论哪家之词,都提到了“疫病”二字】
【其实在古代,因为医疗条件不好,瘟疫几乎是横行霸道的,有时候一场瘟疫能要了一个村庄所有人的命,悄悄说也是有点不占天时】
【按照曹操的性格,准备那么充足、气势那么浩大,一定不会因为一次失败就逃回北方。周瑜的传记里就写到曹操在北岸扎营,是想打持久战的,可是疫病太严重了,严重到不战而死伤惨重。】
【所以我觉得南北兵在水上的熟练度不一样,曹军不胜水力,火烧连船等等,可能都不是赤壁之战失败的根本原因,而瘟疫才是阻止曹操继续进攻的根本原因】
【所以,丞相啊,想知道如何避免瘟疫或是战胜疾病吗?伸出你的手,点右上角的私聊按钮,我告诉你】
天幕上的安然嘴角一勾,一手托着下巴,一双大眼直勾勾地盯着屏幕,好似要穿透时空,直奔曹操而来。
曹操抬头,正对上那双眼,猛地一愣。
作者有话说:
1、换头之草船借箭,历史上是孙权借的,不是诸葛亮。
2、《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原文:“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当时刘备只是依附在刘表手下,不被重用,且没能把握机会夺取荆州的小喽喽,西边是刘璋占据,还没轮到他。
3、《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记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这个疫病有说法是血吸虫病。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马王堆辛追夫人湿尸),研究者在其肠壁和肝脏组织中都发现血吸虫卵,由此证明,至少在汉时,长沙附近就存在血吸虫病。
古时长沙就在荆州南部,而荆州北部的地区也流行过这种病。曹操的北方士兵从未来过南边,没有相对应的免疫能力,会遭此病害也是合理的。
4、《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原文:“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近,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原文:“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
第25章 第 25 章
刘备带着一众人马逃出当阳县,头也不敢回。很快他们发现,无论他们走了多远,头顶的天幕几乎没有变化,就好像天边的太阳无论怎么走,都走不近一点距离。
见身后已无追兵,他勒马休整,掏出水囊递给诸葛亮。
他问:“这天上的是什么东西?”
诸葛亮喝过水,摇头:“从未见过。我刚刚听了一耳朵,那位姑娘竟然知道先前你我的谈话,你可曾告诉过旁人?”
“从未。”刘备道,“孔明你细看,这姑娘的衣着并不像中原人,还有她拿在手里的东西,她说那是书——哪有如此奇怪的书,用的看起来像纸,却不是以往我见过的任何一种纸。”①
诸葛亮方才只顾着逃命,能分出耳朵听天幕的声音已是不易,眼下停住才得片刻思考。
很快,他恍然大悟道:“她手里的书名为三国志,能从里面看到你我、江东还有各家的事情,显然是一本史书。唯有后来者才能将前人的故事册编为史。这姑娘也许是后世之人,至于是多远的后世,我就猜不到了。”
“那她是什么意思?”刘备迟疑道,“她所言赤壁之战失败,可是站在曹孟德的角度,最后还说要帮他扭转局势……若是后世之人,岂能如此助纣为虐??”
诸葛亮不语。
刘备见他脸色不悦,心里也犯怵,当初要是自己能狠心一点,趁刘表死了把荆州收下,也轮不着曹孟德掀浪。
多想无益,天幕里的人不管是什么神仙,立场很明朗,就是要帮曹贼。况且刘备现在是个落魄逃难鬼,才被人追着屁股跑,还有什么资格去争天神的帮助呢?
“依先生之见,现在该如何?”刘备问。
诸葛亮道:“还是得联合江东,我们没有别的路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