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十大“兄友弟恭”(32)

“……是、是司空。”

忽然,曹丕的衣袖拂过树枝,发出沙沙声响,打断了少年们的谈话。他喊了声:“子健。”

曹植起身,于草垛后头露出半个脑袋,才看到人,眉眼就弯了起来:“哥!你来的正好——哎哎别走呀,这是我哥,不是坏人。”

他手边拉着另一位少年,清秀俊朗,就是哭得眼鼻嫣红,像是受了委屈的小妇人。

曹丕的目光在二人身上游离片刻,问道:“这位有些面熟,可是仓舒的伴读?”

那少年答:“正是,我叫周不疑,字元直。”

“听闻你与仓舒关系甚好,平日一同读书,皆是聪颖过人。”

“不敢当。”

周不疑的头一直低着,手垂在两侧,轻轻攥着衣裳。曹丕看出他很紧张,而且是见到他后才紧张的。

不难猜测应该是方才的对话被曹丕听到了,周不疑才这副表现的。曹丕的年纪要比他们大上一些,又成了家,自是与这些少年不同。而且平时为人就不苟言笑,显然是不太与人亲近的模样。

曹植缓和尴尬道:“方才你说司空要杀你,为何?”

周不疑支吾着答道:“因为、因为司空素来喜爱仓舒,我与仓舒又有几分相似,司空见我定会思念起仓舒,然后悲痛万分,所以不会久留我于人世的。”

曹丕曹植默然。

曹丕道:“莫要胡说,司空为人宅心仁厚,众人有目共睹,你这般污言司空,岂不是毁他清誉?再说司空如何会因为你像仓舒就将你杀了,天下人之多,他能见一个像的就杀一个吗?”

曹植附和道:“对啊,真是哭糊涂了吧,尽说胡话!”

周不疑不语,似乎早料到了他二人不信。

曹植不似曹丕那般冷淡,他原先就听闻周不疑聪慧灵敏,加之他自己又是个天生爱闹腾、爱结交朋友的性格,很快他便想到个法子。

他宽慰道:“行了,你若是害怕,我便向司空要了你来当我的伴读如何?”

周不疑这才抬头:“真的?”

曹丕打断道:“子健,此事我去吧。”

“啊,”曹植短呼一声,“哥哥你要与我抢人吗?”

“……”

曹丕有些难为情,正思考措辞,只听曹植笑道:“给你就是了,我不与你争,反正同你做伴读还是与我,都是一样的嘛。”

曹丕微微颔首。

曹植上前勾住他的肩膀,道:“别愁眉苦脸了,与我一同去凌云酒楼喝酒,如此阳光明媚,饮酒赋诗岂不快哉?”

曹丕抖开他的手,严肃道:“你少喝些酒吧,省得父亲再责怪起来……到时我可不帮你说话。”

“最后一次最后一次。”曹植竖起食指,眸若星辰,开出笑靥,林荫间清风拂过,好像吹散了什么愁绪。

曹植总是这般潇洒快意,仿若世上没有能令他皱眉的事情。曹丕向来无法拒绝这样的少年,他要如何便如何了。

翌日,曹丕求见曹操。

曹操大抵也觉得前些日的话重了些,今天对待曹丕的脸色和悦许多。彼时曹操在煮茶,他让曹丕坐下。

曹丕问:“父亲近来可好?”

“老样子,没犯头风病的时候就好。”曹操看着给曹丕倒来一杯茶,接过喝了。

曹丕继续道:“我闻仓舒曾有一伴读,叫周元直,如今仍在邺宫内,不知我可否向父亲讨要此人做伴读。”

曹操的手一顿,随后缓缓放下茶杯。

他道:“你可知这人如何?”

曹丕答:“曾与仓舒知交莫逆,同吃同住同读,聪慧不分上下。”

“你还知道他聪明,”曹操讽道,“那你就这么向我要人,是觉得自己能搞得定他么?”

“不、不是……”

曹操打断他道:“仓舒与他交好,那是因为两人实力相当,若是换做你,将来你怎么能保证他甘心居于你之下?”

曹丕沉默了。

他自知在父亲眼里,他是没有曹冲聪明的。可惜曹冲实在不幸,早年染了病,一直没有好,父亲为此祈福、求神什么都做了,还是没能留住他。

世界上有一种人,是永远无法超越的。

那就是永远活在记忆里的人,随着时间增加,回忆不断美化,最终化成天边明月一盏。篊喽疏媛

“既然无法给我,那就放他离去吧。”曹丕闷闷道,说完才惊觉自己说了什么,仓皇间补了句,“若是父亲另有打算就算了。”

“哼。”曹操冷冷道,“此事不必再提,退下吧。”

曹丕没有动,即使有些话说了讨人嫌,但他仍是想说,“父亲,人到用时方恨无,想前几日,你就常提到早些月不该杀那华佗——”

“你话怎如此多?”曹操一拍桌板,怒道,“我是快后悔死了!你还哪壶不开提哪壶!!”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