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十大“兄友弟恭”(27)

扶苏并未带多少人,他没想到胡亥比他想得还要复杂,还要可怕——十几年的手足之情,就像个笑话。

“去喊人!”将闾大喊,“保护好公子!”

胡亥发狂地笑:“我也是公子,怎么不见你保护我?”

剑光乍现一片寒芒,将闾闪躲不及,一缕头发被割,飘散在空中。胡亥的脸上已分不清是不是笑,他丧失了理智,对着将闾砍去。

侍卫根本不敌那些杀手——这是赵高与胡姬早些年暗自培养的死士,不到万不得已,从不现身,从没有人知道。

“你配吗?!”将闾啐道,提剑应招,丝毫不畏惧。

胡亥完全不屑他的挑衅,这反而让他更猖狂——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如此嗜血,若说将闾是个勇士,不畏生死,那么胡亥就是个恶魔,他看到别人不快活他就快活。

看到别人死,他就仿佛活过一场。

胡亥掐着将闾的脖颈,咬牙切齿:“你才不配。”

一个杀手在将闾背后砍了一刀,将闾撑不住,胡亥松开他,一剑斩了他的头颅,就像球一样掉在了地上,还轻微地弹起。

血溅起,弄脏了胡亥的衣角。

扶苏大惊:“胡亥!住手!”

胡亥早已认不得人,杀开了欢——他从小就这样,只要鲜血,只有鲜血才能填满他的欲望。

什么权、什么利,什么亲情爱恨,虚无的东西。

只有鲜血,这些远远不够。

胡亥与他的杀手将扶苏带来的人都杀光了,血染红了整片夜空,像火光,却非常寒冷。

“不好玩!”胡亥的耳朵一动,听到殿外有不少人马赶来。他乐道:“扶苏,大哥,你的增援到了。”

扶苏骂道:“胡亥!快停手!我会向父亲替你求个全尸!”

“那我先谢谢你。”胡亥笑着,手脚利索爬上屋檐,往夜色深处去了。

扶苏惊道:“不好!快去父亲那里!!”

作者有话说:

本章纯杜撰虚构。

1、历史上关于胡姬的记载非常少,生卒不详,国家不详。本文与胡姬相关剧情都是杜撰虚构,皆为胡亥的剧情服务。

2、扶苏的生母一样没有什么记载。根据《史记·陈涉世家》:“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这段记载,陈胜吴广起义时打着的是扶苏与项燕的名号,便可猜测扶苏的生母或许是楚国人,否则反秦却打扶苏的名号,有些相悖。

支持这种说法的还有华阳夫人身为楚国人,应当会对插手嫡长子的婚姻,扩大自己的楚系势力——而始皇帝不会容许外戚势力强大,所以扶苏的生母应该是被清扫了。

另外还有说法是郑国人,喜欢唱郑国的歌《山有扶苏》,但这种猜测没有证据支撑。

3、想说些什么,想了很久。给胡亥加上一段悲惨的童年,或是被当成工具人的经历并非是想洗白他。

解决伤害、防止悲剧再次发生的最好办法,就是善后和预防。每个人要做什么都得有动机,就算是个心理变态也会有成为心理变态的理由。虽然这些理由或是原因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重要,坏人就该死就对了,没错,犯罪了就该死,做了错事就该惩罚,可真的只是这样就够了吗?

我相信懂我的人一定懂,不懂的话也不要说我在洗白谁,我的精力有限,不能一一回复解释。换句话说,这就是我的解释了。

第16章 第 16 章

一行士兵浩浩荡荡地行至始皇帝的寝宫,扶苏在前,却见寝宫灯火微弱,正是酣梦好时节。

怎么回事?

胡亥没有来这?

始皇帝睡前难受了一阵,常年服食丹药拖垮了他的身体,如今每夜入睡都十分困难——因此被吵醒后,他感觉自己被一团无名火包裹了。

“朕让你抓个胡亥,你抓到这儿来做什么!”始皇帝不由分说地训斥道,尤其看着殿外还是一群侍卫,搞得像“逼宫”,像什么话!

扶苏道:“父亲,我也是去了才知道,胡亥原来才是整件事的主谋。赵高诈死、与李斯暗中勾结都是他在主使。”

“什么?!”始皇帝怒瞪双眼,“赵高诈死……胡亥……你怎么不早说?!你长嘴干什么用的?”

“我、我也是怕证据不足,抓不到赵高反而打草惊蛇。”扶苏道,“眼下这都不是关键,方才我去抓胡亥时,错估了他的实力,没想到他才是主谋,遭他暗算……将闾,将闾也死在他的剑下……”

说着扶苏的声音低沉了下,他很痛心,可现在并不是痛心的时候。

“我的人手不够,等到增援时,胡亥已逃脱。我害怕他对父亲你动手,便立马赶了过来。”

“胡亥!”始皇帝的怒声振聋发聩,“他倒是有胆子来朕面前,朕绝对饶不了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