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十大“兄友弟恭”(20)

【要说儒学,除非你有办法像后世那样,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前提是文景之治给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国家富裕百姓富足,这时候儒家里的仁义思想、君臣伦理观就很适合统一思想文化】

【再往后什么程朱理学都是将儒学玩出花儿来了,目的都是加强皇帝的统治和集权】

扶苏有些失落道【看来在思想上还是很难有突破,法家和儒家都不行,还有什么吗?或许我能效仿汉初,推崇道家的思想?】

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都是难以分割、相辅相成的,扶苏暂时还没有办法找出一条路能让大秦避免灭亡,但他眼前还有更要紧的要解决,只有解决的内患,往后才有时间去实行自己的理想抱负。

他问【姑娘,我还想问……没有打扰到你吧】

身旁的胡亥已经睡着,他才惊觉此刻时辰已晚,虽不知天神身处什么样的朝代,但总归夜深人静,男女之间话有点多了。

安然那边不过才刚播新闻联播的点,她甚至还洗了盘小西红柿准备边吃边聊呢,正聊到兴致上,她完全不嫌烦。

【想问什么就说,我觉得和你聊天还挺好玩的】

扶苏便放心问【李斯与赵高狼狈为奸,该如何对付他们比较好?赵高狼子野心杀了不足惜,但此人善于心计,实在有些难抓。另外李斯身为丞相,朝中地位极高,若一时就把他扳倒,恐怕是对大秦有些损失】

【扶苏啊,你对权力二字怎么想的?你认同地位带来权力吗?】

扶苏没有犹豫,答道【自然,身处高位,自然也能获得更大的权力,就比如李斯身处丞相之位,他便能做到许多别人做不到的】

【那我就说一些有的没的,你就权当打破固有思维。】

【权力是一个社会学名词,人能支配他人、或是平衡人与人,无不围绕着“人”而展开。所谓权力,来源于人。一个人身处的位置能带给他多少的权力,都来源于底下附庸、拥戴他的人。】

【所以古往今来,皇帝、帝王的权力毋庸置疑是最大的,可真的如此吗?如果这个人品行不好,不能服众,底下的人都有歪心思,那么他还真的掌握权力吗】

【所以公子说李斯身处高位,掌握极大的权力,也可以反过来从他权力的来源处,断了他的根。李斯或者说大秦推行的严刑峻法就是没有胡萝卜还要驴干活,早晚会出大问题的。】

扶苏豁然开朗,他心里对接下来如何行事,又有了新的想法。

而安然这个小憨憨,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给扶苏剧透了个底朝天,现在就看这位有才识的公子,接下来能否破局了。

作者有话说:

参考纪录片:《帝陵》《大汉帝国》《从秦始皇到汉武帝》

《史记·货殖列传》里:“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彊族于京师。”

这一点可以作证汉初虽说重农抑商,但对抑商并未有强制的手段,而是采取了道家的无为而治。

同样一篇里还说:“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这是司马迁对于朝廷与商业的探讨,对于商业最好就是不管不问,如果去刻意引导它,或许会适得其反。

轻徭薄赋一词出自:《汉书·昭帝纪》,但提出这个概念的朝代已无法考究,有说法是孔孟时期,但未找到相关文献。另外汉初就有实施轻徭薄赋的政策,但没有准确到叫这个词。

第12章 第 12 章

翌日,始皇帝批完奏,坐在椅子上,一手举着一枚微红的丹药,沉沉的眼神紧盯着,似乎已经神游太虚。

身旁站着的御医有些按捺不住,好几次张口,想问些什么,却没敢真的开口——心虚的人往往总想强装镇定,却在强者面前不堪一击。

似熬鹰般熬了许久,始皇帝淡淡地问:“韩终啊,你说这丹药真有那么神么?”

御医韩终哆嗦道:“陛下,这是按照徐福的方子炼制的丹药,吃了便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自然是不错的。”

提到徐福,始皇帝就想起卢生侯生,心里就不畅快起来。

他沉声道:“可朕怎么觉着吃了胸闷,尤其是心口这实在不得爽快,好像有什么大石头压着。”

“定是陛下连日为国事操劳,精神乏了。”御医说着便想上前为始皇帝按摩按摩,却被推开。

始皇帝不悦道:“去拿碗热水来。”

御医便利索地去了,回来时,始皇帝刚把丹药吞入口中,就着碗中热水,仰起脖子吞下。他的余光里瞥见,御医唇角微微上扬。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