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十大“兄友弟恭”(14)

始皇帝不紧不慢地嗯了一声,随后抬起手,在另一侧,另有长长的一队侍卫抬着沉重的竹简而来,望也望不到头。

李斯一惊,那些竹简皆是咸阳城内各国的书籍。

始皇帝蔑笑道:“丞相,知道儒学那群人怎么说朕的吗?”

李斯感觉浑身都在冒冷汗。

始皇帝的眼神不偏不倚,仍在看着坑内,冷冷道:“先前我不杀赵高,他们高声责骂朕心慈手软,骂朕糊涂。如今我杀了赵高,他们又骂朕残忍,骂朕如此行事将引来天祸。”

他重重地叹息道:“无论朕做什么,他们总有道理,你说朕要拿他们怎么办才好?”

人身为柴,书籍为引,大火烧了一天一夜。

高高的城墙拦不住,那烟雾升腾,笼成阴云,降而为雨,却怎么也洗不掉殷红的痕迹。

安然不知道,因为她的视频,让这场灾难提前登场了。

她也不知道,有时候预知得到的未来,或许就是组成通往未来的阶梯。

作者有话说:

焚书在前,坑儒在后,大概差了有快一年的时间。

先前第一章 年份有误,已修改。此刻文里时间是公元前213年。

焚书在公元前213年,焚书范围:除秦国史书外,其余各国史书都焚毁。《诗》、《书》及诸子百家之书只有博士官可以保留,民间的都必须在期限内交出烧毁;医药、占卜、种树等工具书类别民间可以保留。

《史记·李斯列传》内关于“焚书”原文:“……臣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令到满三十日弗去,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欲学者,以吏为师。”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

《史记·儒林列传》:“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坑儒”在公元前212年,起因是卢生与侯生两个术士骗始皇帝去求仙药,其实是逃跑,始皇帝知道后大怒,抓了四百多个术士,全埋了。在《史记·秦始皇本纪》里,扶苏对这件事劝谏“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

扶苏说坑杀的这些人多有讼法孔子,因此后世才有说法是坑的儒士。

对于历史上“焚书坑儒”的争议比较大,但不论烧什么书、坑什么人,最终的目的就是始皇帝要集权,要统一思想最终达到国家内部统一团结。

最后求生欲极强地说一句,不洗白胡亥,也不洗白任何人,但我想写一下胡亥黑化的过程,最后会给每个人都安排上他们应该得到的结局。

第8章 第 8 章

人身为柴,书籍为引,大火烧了一天一夜。

那片火红的、幽黑的阴霾侵染着发灰的天空,怎么也不肯散去。

扶苏得知焚书一事之后,立马赶往孔子大成殿。那里聚集了咸阳城内大部分儒士,七嘴八舌,这几天是没个歇停。

“我听说昨日坑的人里面,有儒学之士。”

“怎么会这样?”

“也不知阴阳家搞了什么鬼,顶了许多儒士进去……不过我也只是听说,这话做不得真。”

“焚书才刚开始,昨日烧的是各大学馆里收缴的书籍,今日陛下又下令每家每户都得把藏书拿出来,半个月内不交者斩。”

“这、这这往后可怎么办啊?”

“哎哟再过几日,是不是这大成殿也保不住了?”

“诸位,听扶苏一言!”他挤在人群之外,来得比较晚,只能高声喊了喊,“我已派人前往各郡县通知,能藏书籍尽量都藏。诸位也尽快将重要书籍誊抄一份,最大限度挽救损失。”

老者认同道:“公子所言极是,只是连公子……也拦不住了吗?半个月内我们能抄的书籍实在有限啊!”

扶苏摇头:“我已尽我所能。”

赵高敢在咸阳城外刺杀始皇帝,这事显然已经触到始皇帝的逆鳞了,诛三族、灭阴阳家已无法挽回,就连本来被按下来的焚书,也因此重提日程,扶苏纵有巧舌如簧,也难扭转乾坤,更别说若他此刻还要进谏,就会变得非常被动。

赵高生死不明,现今身在暗处。

如果他猜的没错,李斯已被赵高拉拢。而他身边连个帮忙的谋士也没有——他平常就不喜欢养门客,一向清廉正义得很,在各层官员里也不是个会交际的,没想到此刻还是因此吃了亏。

不管怎么说,他不会再去进谏,否则就会被始皇帝踹到北边去监军,到时候就真的如天幕所言,大秦要走上灭亡之路了。

然而扶苏小心翼翼不去触鳞,鳞却自己闻着味来找他了。

那日他正将底下人送来的书籍藏到屋子里,就听见大门口传来喊报声,始皇帝亲临他的宫殿。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