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十大“兄友弟恭”(127)

说李倓在太原城内徘徊几日,进不去太守府,查不到敌人内部的作战信息,但却有意外收获。

没想到太守的小孩,对太原西城内的布局十分了解,可能是从小耳濡目染的关系,他带着李倓摸清楚了史朝义在太原的部署,如粮仓设立在哪里,兵器库又设立在哪里。

粮仓在太原城内沿用原先的地方,自然里面的粮也是原先太原城储备的粮,分布在太原城的四个角,而其中西北角的粮仓距离城墙最近,只有几条街之隔。所以,只需要一支作战迅猛的队伍,就可以偷袭下来。

粮仓意味着什么?

民以食为天,意味着军队的命脉。

而其他三处的粮仓,则由李倓带人烧毁。这一战看似残忍,实际上是最快的方法了。

当火焰燃起无数百姓的血汗时,那耀眼的红色,烧透了整片天空。

与此同时,郭子仪率领大部队进攻太原,打史朝义一个措手不及。俗话说骄兵必败,在他悄摸摸进攻的当时,大半夜的时候,许多太原城内的士兵还在梦乡里。现实是残忍的,半路开香槟的一定会丢失一切。

太原成功收复,举城欢庆。

史朝义退守常山,被史思明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这一仗郭子仪打得漂亮,消息很快传回了长安,玄宗下令重赏。长安城内也沸腾了,太子整日愁眉苦脸也好了不少。

尤其是李倓在这一战中功不可没,他这些天的揪心又有些释然。

可能是因为李倓终于出息了,他觉得自己没必要过多猜疑,到底是亲生儿子,虎毒还不食子,他在做什么蠢事?——李泌走了,再没人这样警示他。

而东宫内自然有些人不太高兴。

只是李俶没想到,会有一个人找上他,给他递上了关键的证据。

那个人正是李辅国的心腹小禄子。

李俶很诧异,按理来说敌人的朋友那自然只能是敌人,怎么敌人内部也那么不团结稳定呢?

小禄子给他的东西,正是太子不愿给他看的阁内人事档案。

原来,这些年太子也有歪心思。

就是在阁内养一些孤女,长得好看又清冷,太子很是喜欢。

李俶不可置信地摇头:“贵为太子,他要什么女人得不到?为何……要这样?难怪他之前不让我看。”

天幕闪烁。

【李倓:啧啧啧】

李俶抬头看了眼,此刻是他与李倓的私聊框。

他们两个是最快掌握天幕的使用方法,也熟练的,所以他们已经能够绕开所有人单独聊天了。

【李倓:还有别的吗?总不能是殿下养的狐狸精要杀你,不太可能吧,她们要杀也先杀张良娣啊,不然没机会入宫】

李俶往后翻了翻,发现人员没什么异样。

能被收入阁内的,都得是出生干净,也就是无父无母的孤儿,年龄不超过五岁,不能记事,还得吃苦耐劳,光这些条件就框死了。所以现在阁内也只有二十人不到。

【李倓:要不你根据结果反推?】

李俶忽然开窍,发现这些人里,居然有一半都和李辅国来自同一个地方。也就是说,这些人极有可能是李辅国从自己家乡里挑选来的。

他立刻将这件事告诉给了太子,并将过往一桩桩一件件都揭露出来,说张良娣与李辅国不安好心。

李俶自然也不会因为自己现在占了优势,而放松对李辅国的警惕。他始终想不明白,小禄子为什么要把这么重要的东西给他。

小禄子是那么说的:“原本我是要被送去阁中的,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我逃跑了。后来我被李辅国抓了回来,我求他不要送我回去……你不知道吧,阁中虽然没多少人,但竞争很残酷,能顺利长大的更少,我又不是女儿身……

“所以李辅国就把我养在身边,替他干那些龌龊事。我早就受够了。如今战事四起,国家马上陷入危难,我只求广平王殿下能放我一条活路,将来不要再让我给李辅国陪葬。”

李俶沉思片刻,问他:“你的本名叫什么?”

小禄子沉声答:“鱼朝恩。”

李俶点头:“我记下了,你走吧。”

那边玄宗因为打胜了仗很开心,便下令让高仙芝即刻迎敌,安庆绪根本不足为惧!他又忘乎所以飘飘然了。

可惜安然消失有一段时间,不然怎么样也得冒出头来骂一骂这个老糊涂。

封常清被贬为庶人,但仍在高仙芝的帐下做事。

他说:“此刻万万不可迎敌,潼关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只要我们能坚持到北边援军过来,才能有赢的希望。”

高仙芝深以为然:“我如何不知?这潼关若是我们出兵了,长安就彻底完了!封二,你说我该怎么办?皇命在这,我到底该怎么办?!”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