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十大“兄友弟恭”(125)

逃也逃不了多远,一大半人都饿死在路上了。

李俶听了痛心不已,可也万般无可奈何。大军的粮食也很紧凑,每日开销入不敷出,这一战根本无法做长久战的准备,必须速战速决。

而这就需要有一人深入敌方,了解敌情。

再说回长安,东宫。

自从李倓因为李俶的原因,逃离长安后,太子日思夜想觉得不对。虽然李倓脾性顽劣,但与张良娣应该无怨无仇——在他看来是这样,李倓不至于要下毒害张良娣吧?这其中难道有他不知道的秘密?

不过,张良娣与太子多年夫妻,可太了解太子的脑回路,知道太子敏感多疑猜疑,会胡思乱想。她便做戏做到底。

又一日太子从外面回来,她便柔弱地如风中小草,一下就栽倒在桌旁,苍白的脸上,楚楚可怜的一双眼,轻咬着下唇:“殿下……”

太子哪里受得住这般魅惑,可能打根子里就随了他老子吧,总之他快步走过去,一把扶住张良娣,关切地问:“可是胃中又犯疼了?”

张良娣点点头:“臣妾每日都有按时服用御医开的药,只是最近季节变化,寒暖交际,身子到底有些受不住。”

太子重重叹了一声:“哎,委屈你了。”

张良娣善解人意道:“殿下,臣妾并不怪倓儿。想来倓儿自年少起就颇为顽劣,但到底本性不坏,有时还很纯真,臣妾喜欢的很呢。他会这么做,我猜他大概是受人怂恿,鬼迷了心窍。所以臣妾更担心他无人看管,走入迷途啊。”

太子温柔地看了眼张良娣:“你啊,还是太善良!李倓都多大了,好坏善恶都不分吗?要我说他就是本性难改,眼里容不得别人好。”

张良娣目光微转,想了想说:“没关系,如今俶儿在倓儿身边,他们兄弟不是自幼关系甚好吗?总不能倓儿连他哥哥也不认吧。”

太子猛地一惊:“俶儿……”

自打那天起,张良娣就若有似无地给太子灌输“李倓脾气不好,爱耍性子”,“李俶也管不来李倓,不知李倓会对李俶做些什么”,她说的非常隐晦,却总能勾着太子往那方面想,太子就像一只傻了吧唧的鱼,咬到张良娣的饵,自己就能顺着杆上岸。

他害怕自己多想,还想着去问李辅国,李辅国早就被张良娣透过气,那还能说李倓的好话?那是有多差说多差,太子真是越想越不对,越想越狐疑,最后干脆派人把李俶找了回来。

张良娣也没想到是这种展开!

她分明想要太子杀掉李倓的!该死的李倓,命真大!

若是太子一开始相信天幕的,他就该记得,天幕曾说张良娣与李辅国用“李倓会害李俶”的说法骗他去杀李倓——这不是一模一样吗?可惜太子根本不信天幕,完全把这些都忘了。

李俶一回长安,李倓就如脱缰野马,直奔太原而去。

如今太原被史思明占领,出城入城都需严加审查,几十米高的城墙,日夜都有人看守,除非能飞天遁地,否则根本无缝可入。

李倓原本是这么以为的,甚至觉得自己要在城外盘旋几天才能找到机会,但他没想到他随手路边捡的一个死去的农户身份,又贿赂守城的士兵一些钱财,居然就被他乔装打扮瞒混了进去。

一进城,太原城内死气沉沉。

他才知道为什么那些士兵不管他,这跟进人间地狱有什么区别?史思明手底下的人烧杀掳掠,强占太原城内的资源,曾繁华热闹的大街,如今残破不堪,损坏的木桌椅凌乱在地。

而街旁的酒肆,里面大批的士兵在饮酒作乐。

那些舞女们眼中都含着泪,纵是百般不情愿,也只能为苟命而妥协。

这些人不仅过分,还盲目自信!他们自以为强大无敌,完全不把大唐的军队放在眼里,在太原城内为非作歹,不受礼法管束!

李倓越看越气越恨,但想到自己来的目的,硬生生忍住了想冲进酒楼杀人的念头。那时,他被一阵哭声分心。

循着微弱的哭声,他在巷弄的犄角里发现一个孩子。洪篓梳源

不过十来岁大,饿得面黄肌瘦。他哭着说要找爹爹和娘亲,他已经四五天没吃过饭了。

李倓把身上的干粮分了点给他。

后来才知道,这孩子是太原太守的孩子,很早之前被乳娘带着逃出来的,结果太守一家被杀,史思明搞了个假太守装模作样“坐镇”,乳娘一家也被牵连,他是被乳娘丢出来的。

“你知道你家在哪吗?”李倓问。

“……西城,我家在西城。娘亲会给我买西城里的糖人吃。”

可李倓带着他没法行动,要说丢下他一个人,亦是不忍。只得先将这小孩带着,找了一间废弃的屋舍,并与他约好入夜会回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