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十大“兄友弟恭”(10)

《史记·李斯列传》:蒙恬止扶苏曰:“陛下居外……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未暮也。”

这里写到蒙恬说公子扶苏作为监军,是非常担重任的职务,也侧面说明始皇帝派扶苏北上,是有意培养他的军事方面能力的。

《史记·李斯列传》:“……高曰“君侯自料能孰与蒙恬。功高孰与蒙恬。谋远不失孰与蒙恬。无怨於天下孰与蒙恬……长子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於乡里,明矣……”

具体段落很长,小可爱们可自行搜索查看。

本段意思是,赵高拉拢李斯,用“扶苏继位后会用蒙恬而不会留你”这样的理由来策反李斯。

因此本文也基本围绕这个点,来作为赵高拉拢李斯的理由,赵高一死,扶苏继位指日可待,扶苏继位后定然不会留下丞相,所以赵高用诡计将自己的命与李斯绑在一起,作为要挟。

第5章 第 5 章

咸阳宫。

始皇帝背着手在殿内来回踱步,他的指尖蜷紧,面色凝重,心内的不悦已写在脸上。

见李斯一到,他就质问:“你可知外边的学馆都在议论什么吗?他们好大的胆子!竟敢妄议朕徭役百姓,大兴土木,使百姓艰难困苦!”

自从天幕预言秦二世而亡后,整个大秦谣言四起,人心不安——有惶惶也有兴奋,各怀心思各带节奏,最终都传到了始皇帝的耳朵里。

李斯一愣,急忙劝道:“陛下息怒。”

始皇帝几乎是怒火中烧,这几日好不容易按下去的烦躁,又顺藤而起,烧得他心烦意乱。他道:“扶苏几次三番阻拦我,要我不要动这群儒生,他们反倒越来越过分!”

李斯亦有耳闻,只能说他也很不喜欢那群儒生,总是胡说八道。

始皇帝抓起桌案上的几卷奏,丢到李斯脚下,怒道:“还有这个!朕如何不知道要处置赵高?!他们当真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好高,竟想指使我行事了!”

赵高身为中车府令,官位不高,但其实是他非常喜欢的一个官员。一来赵高跟在他身边不少时间,一同经历过许多事情;二来赵高这个人惯会说话,说的话又颇得他心,在律法上许多观念都与他不谋而合。

这些年要说他一点都看不清赵高的为人,那是绝不可能的。赵高这个人很精明,很有本事,但始皇帝不在乎。他能掌控这种精明,令赵高的精明为他所用——这是一个帝王的用人之道。

刀刃既能伤人,也会伤已。

用刀之人,控刀之人,才是绝对有话语权的强者。

要杀一个有祸心的奸臣不难,难的是毁掉一把使惯手的宝刀。

始皇帝思考良久,睨视着李斯:“丞相,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处理赵高?”

李斯果断道:“杀了他。”

始皇帝冷笑道:“哦?”

李斯不慌不忙,道:“因为,赵高非杀不可。”

殿外,侍卫带进来两个被麻绳捆住的人,头发凌乱,浑身都有伤——显然抓的时候费了一些功夫。

“卢生侯生?”始皇帝一惊,“这是怎么回事?”

始皇帝皱着眉看那两人,结果那两人根本连头也不敢抬,浑身打着哆嗦,非常害怕。

李斯道:“陛下,他们可不是要去寻什么仙药,而是要帮助赵高越狱逃跑。让他们自己说吧。”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那两人,三个目光相接瞬间,顷刻分开。

只见卢生立马俯首磕头,大哭道:“陛下!请陛下恕罪!我是受赵府令指使,才对陛下说有仙药的!”

侯生哭道:“赵府令说,陛下看了天幕定会更、更想要寻仙慕道,以求长生。只要我们搬出仙药,陛下你一定会放我们出城,这样赵府令就可以趁机离开咸阳!”

始皇帝沉默不语,他这才发现赵高这个人,对他的心思拿捏得如此到位,真不敢细想赵高到底藏着多少心眼与计谋。

他怒问:“赵高现在何处?!”

侯生道:“他、他正在城外藏身。今日丞相、丞相抓到我们时,赵高已趁机逃了出去。”

始皇帝握紧了手中剑,高声道:“备马!朕要亲自杀了他!”

李斯道:“喏。”

随即始皇帝带着兵马火速追出咸阳城。

也不知是不是赵高跑累了,在咸阳城外没多远的地方,居然还能暂是歇脚,被追来的兵马团团围住,插翅难逃。

始皇帝很愤怒,下马就拔剑,对准赵高。

没想到赵高比他更愤怒,愤怒里带着点震惊,看向始皇帝身旁的李斯,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

始皇帝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道:“赵高,朕给你一个机会。你越狱一事,除了卢生侯生外,还有没有人帮你。供出余党,朕考虑给你留个全尸。”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