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浮梁引路, 特意兜了个大圈子从湖上走。
琴熏看向土坡上一大片白墙黑瓦的舒朗院落,不由地感慨。
“阿耶打从起头儿就没预备三哥分家别居,连孙子的房子都预备下了, 可他偏偏尚了主,由不得不搬。”
浮梁是武家的家生子儿,自谓与主家荣辱与共, 跟着叹气。
“往后京里亲贵再说两府,就不是咱们家,是两座郡主府了, 笠园的人全投过去了,还有脑袋尖的去东宫,威风呐, 别着掐金丝的令牌, 走路都昂着头。”
大势就是如此,往后龙头是李家,武家只好在世家里拔尖儿,降了一档,却比滚在刀头浪尖上长久。
这道理魏王刚死时, 琴熏还不服,这一向经琴娘细细引导,也想通了。不过浮梁的娘家人还在利州看房子, 听说京里风云变幻,大约是不衬意。
琴熏笑说不相干。
“三五代后不知如何,只瞧太孙并两位嫂子,看得见的这几十年, 武家还是安享富贵荣华。”
浮梁点头,“是奴婢糊涂了。”
指望潮楼的墙根。
“张娘子在时, 奴婢们背地里说笑,枕园到笠园那条堤叫留堤,望潮楼这条叫随堤,可见公子心里分高下,张娘子如何随便她,郡主定要留在身边。”
“这又胡说!”
琴熏摇头。
“太子住枕园是阿耶定的,三哥还不肯,说扰了前头王妃清净。”
浮梁笑,“奴婢记得,可她们说,姻缘天定,人住进去了,就留下了。”
总之成就一桩姻缘,总有阴差阳错许多可巧,又有四面八方重重助力,回头看时,坎坷弯道都是甜蜜。
琴熏一时遐想万千,脚步慢下来。
深秋难得这样温暖的天气,水面上一对对鸳鸯嬉戏,脚边大丛含苞的红山茶花,狸猫趴在花底喵喵轻叫,金丝笼着细细的绒毛,浮光艳彩。
骊珠跟在后头,闷得直翻白眼,没开春就闹腾成这样儿,难怪六哥叮嘱,猫比狗麻烦,年年叫春,躁皮麻脚地不安生。
“要说巧,还有一桩!阿姐与杨娘子重了一个字,可见注定做师徒的。”
琴熏道,“我这个是大名,师傅是闺名,恐怕算不得重了?”
几人都不知道琴娘的大名是哪两个字,浮梁又想起一条。
“说到‘琴’字,头先授衣节,各衙署放假,独春官忙,奴婢去外书房,见几个员外郎坐在院里喝茶,有人把‘琴’字写在方胜上,与郡主的‘瑟’字并列,瞧着很像。”
骊珠道,“本来就是一道儿的字,所以有个词叫‘琴瑟和谐’。”
“对对,念着也好听,员外捋着胡子道,郡马艳福不浅,左右手包圆儿。”
骊珠还愣愣的,琴熏已解过来,呸了声。
“这些人,上长官家里办差,还敢胡乱议论,真是该打!你还与他们说笑,人家知道你是我的丫头,愈发兴起来了。”
又道,“杨夫人四面攀亲,师傅闺名儿漏出来就罢了,郡主的怎么也被人知道了,编出这些瞎话,有鼻子有眼儿。”
浮梁说不碍事的,“杨娘子爽朗大方,郡主也是明白人儿。”
琴熏道那可不一定。
“谁听见心里都得留根刺儿,快别说了,尤其在家,闹得师傅住不安生。”
浮梁顺着道,“也是,下次奴婢撞见就教训!”
“那也不好。”
琴熏想了一回,“你再听见,替他们关上门,不然传出去,说是我的丫头出头拦,也古怪。”
骊珠皱着眉头不明白。
“就是我们家才拦呐,三哥钟情哪个,谁比我们知道底细?照我说,先喝骂两句,再告诉二伯,胡言乱语的,年底评个丙等,打发出京,瞧谁还敢说。”
“咦?你倒是个厉害的。”
琴熏登时笑了。
“人家辛辛苦苦做个官儿,犯下过错,也不必往死里责罚,譬如往后你要当家做个主母,约束奴婢官妓,也当如此。”
骊珠嗯了声,不大听得进,琴熏便指她手里挽的藤篮。
搭在面上的红缎子叫风掀开了,露出许多首饰,乌木梳子也有,压鬓也有,鱼骨磨的花钿也有,几朵大红通草牡丹,傻大粗苯,热热闹闹,都不值钱。
“你厉害,把这个照六哥脸上砸过去!“
琴熏拈起一串细米珠穿的长耳坠子在风里抖搂。
“这样货色,别说王府千金,宫里三等宫人都不屑一戴。”
“那不一样!”
骊珠很护短,抱着提篮往边上躲,“这些是我做的。”
琴熏不稀罕,一把掼回篮里。
“要玩要闹,库里多少金银珍珠随你取用,偏拿这个当宝贝,下回让你那金贵婶婶瞧见,又该说我武家眼皮子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