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朝的习俗便是如此,唐丝丝记得当时姑母和赵丰年定下婚期后,就是一直没见过。
不,也见过的,“偶遇”。
唐丝丝伏在崔明媚耳边嘀咕说了什么,崔明媚眼眸大亮:“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啊。”
从崔家出来,走在路上的唐丝丝琢磨着那句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崔明媚比她小一岁就已经定了人家了,她的婚事还没着落。倒也不急,就是……
少女咬着唇,一会恼羞,一会叹气,情绪别提多丰富了。
所以,她没注意到家门口的方向走出来几个人。直到刘秀云喊她,唐丝丝才抬头,发现刘秀云似乎在送客。
“这位就是唐姑娘吧,好好好,瞧瞧这小模样长的,哎哟,真好哇!”
年岁大的妇人过来牵唐丝丝的后,笑眯眯的夸她,其他人的视线也若有若无的往她身上落,让唐丝丝觉得自己像是一件货物被人打量。
“真是个好姑娘啊。”
那人视线若有若无的落在唐丝丝的后臀处,而后说了句:“嫁过去好生养,你又是大夫,保管能多生几个大胖小子!”
唐丝丝蹙眉,有种被冒犯的感觉,当即说道:“这位婶子,请自重。”
她声音糯糯的,分明该软绵绵的,但说出的话带着一股韧劲,叫人不敢小看了去。
方才的妇人面带尴尬,求助似的看向刘秀云,讪讪的道:“我也是为了姑娘好,多生养几个孩子傍身,是好事啊!”
刘秀云这辈子没自己的孩子,这番话算是说到她心头上去了。
可是刘秀云拿唐丝丝当亲生的看待,怎么会让旁人这般说她?
于是刘秀云一改方才的热情,不咸不淡的拉着唐丝丝,远离几人,客气又疏离的道:“慢走,不送。”
然后就带着唐丝丝转身往家走,砰的一声关上院门。
“哟,还真当自己是官家小姐了?”那妇人是来给旁人说媒的,“顶好的婚事,爱要不要。”
说完,几个人就走了。
院子里,刘秀云反应过来后暗自后悔,“若是得罪了对方可怎么办。”
唐丝丝摸不着头脑:“秀云姨,他们是谁啊?”
刘秀云一五一十的道来:“过来给你说媒的,对方是个小吏,算起来,比你爹还高上两级。”
方方面面都挺满意,不过刘秀云隐隐记得好像之前成过一次婚来着,不过她问媒婆,那媒婆几次三番的转了话题。
“要给我相看了吗?怎么这么着急?”
她才刚回京城没多久,以前怎么没见如此多人上门?想了想,唐丝丝明白了。
“是不是因为那封圣旨,所以大家觉得我是香饽饽了。”
刘秀云笑着给她擦擦汗,道:“你一直都是香饽饽啊,附近谁不知道我们家丝丝是个妙手仁心的大夫,这道赏赐的圣旨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可唐丝丝一脸为难:“秀云姨,我……我暂时不想定人家。”
“为什么?莫不是有心仪之人了?”
唐丝丝心头狂跳,脑海里不可自已的出现傅长黎的脸。
“没有,”她垂下眸子不叫刘秀云看见她的异样,声音有点紧张,“我就是想着年岁还小……”
“不小了,婚事都是早早定下的,等过几年才成婚也不迟。”
刘秀云想的是,自家闺女这么好,总得挑挑拣拣选个最合适的,万一下手晚了,那些好的都被挑走了怎么办。
于是等唐大勇下值回来,俩人在厨房里就开始研究这件事。
唐大勇没什么意见,他道:“你说的是,大不了我们先定下,等丝丝明年再成婚。”
刘秀云:“后年也成,不过必须先定,免得夜长梦多。”
“说起来,今天上门提亲的有两波人。”刘秀云将锅盖扣好,拿过小板凳坐在唐大勇身边,看着他烧火。
“一个是王夫子家的小儿子,我瞧着不错,家底还算富足,主要是人家书香门第,配我们丝丝正好。还有一个就是林大人,你上值的时候可有见过他?我觉得林家也很好,算是官宦人家。”
“没见过他,不过我可以打听打听。”
刘秀云将那媒婆的不妥之语也说了,她心善所以不将旁人往坏的地方想,只说道:“说话未免粗鄙,叫丝丝心里不舒服了,所以林家那边要仔细掂量,我们是嫁女享福,不是送女遭罪。”
唐大勇也不高兴,耷拉着眉眼,瞧着还怪唬人的。
以往刘秀云怕他躲他,后来嫁给他之后,才知道这个糙汉子,拥有一副怎样的温柔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