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丝丝转过头,瞧见红梅回头看,唐丝丝也回头,只瞧见有几个人进了周家。
“你看什么呢?”
人都进去了,什么都瞧不见。
红梅回过身来,认真的道:“姑娘可有看见站在门口那人?”
“门口有人吗?我一直在嘱咐管家事项,还真没注意。”
当然有人,而且那男人看唐丝丝的眼神很奇怪。有种……有种野兽盯着猎物之感。
一脸的志在必得。
红梅蹙眉,觉得那人眼神好恶心。
“姑娘,你出门还是罩着脸吧,天冷正好挡风。”
唐丝丝为难了,“大冬天的叫我戴面纱吗?”
过路的人看见会不会以为她有什么毛病?
“这样,我回去把那条长黎哥哥带回来的围巾戴上,能挡住半张脸呢!”
傅长黎不止带了寻梅,还给唐丝丝买了几身冬日的衣裳,美曰其名:过新年,穿新衣。
“先不回家,”唐丝丝道:“趁着铺子都还开着,我们买点吃食吧。”
家里除了总不在家的傅长黎外,只有他们三个。唐丝丝啥都不会,只能帮忙烧个火,做饭一般是红梅和福海来。
福海出自侯府,这些年也只会侍候人而已。红梅更不用说了,小丫头年岁不大,痴迷学武。
这俩人做的饭,可想而知什么味道。
掂量着手里的银锭子,唐丝丝高兴的道:“走吧,今天挣了这么多钱呢。”
能不吃他们做的饭可太好了,唐丝丝打算今天花一两银子买吃食,完全够饱餐一顿了。
“你不是喜欢赵记元宵吗?我们买一包回家吃吧,再买一只烧鸡,对了对了,给长黎哥哥买一壶酒……”
唐丝丝掰着手指头算每个人喜欢吃的东西,算来算去,发现一两银子竟然不够。
那就……二两!
自打行医之后她手里银子就没断过,那些大户人家最是大方,病患好了之后总会额外给她塞红包,十两二十两都有,甚至有一次收到一张五十两的银票!
而且到晋城之后她几乎没花什么银钱,家里开销一直是傅长黎在承担,所以唐丝丝咬咬牙,道:
“快过年了,索性多买点!”
五两银子,妥妥够了。
小姑娘握紧手里的银钱,一张小脸不知是用力还是冻的,红扑扑的像是蜜桃,娇憨又可爱。
红梅没忍住笑了。
噗嗤——
身后传来笑声。
红梅刷的一下挡在唐丝丝面前,同时心如鼓锤,万万没想到她半点脚步声都没听见,那人竟然离她们这般近了!
是周家府门前站着的男子!
“姑娘可是大夫?”
来人样貌俊朗,身形没有傅长黎高大,稍微消瘦一些,不过笑容可掬,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唐丝丝以为是曾看诊的人,于是点头道:“我是,你是要找我看诊吗?”
晋城的冬日不好捱,远没有京城的繁华和热闹,无趣的很。因为没有赌场和风月楼,黎谨言甚至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
不过现在嘛……
少女脸颊绯红,像是熟透的蜜桃,声音也甜的像是可口的桃汁。
黎谨言微笑,朝前几步靠近,“是嗓子有点不舒服,不知姑娘可有办法?”
行医问诊时候,唐丝丝最喜欢旁人叫她唐大夫,或者大夫,最不喜欢人家叫她姑娘。
所以,她态度稍微冷淡了一些,回答道:“冬日里冷,屋里生炭又干燥,如果口干舌燥是很正常的,我这里有些清火丸可以给你,每次一颗,一天三次就好。”
唐丝丝拿出盒子,认真的叮嘱道:“万万不可同时吃三颗,脾胃受不住容易跑净房。”
她说的一板一眼,黎谨言还有点意外。
给了钱拿了药,见唐丝丝要走,黎谨言跨步追上与其并行。
笑着道:“瞧姑娘谈吐,应当不是晋城人士,姑娘来自哪里?”
“我——”
“黎谨言,你问这般详细做什么?”
骑着马的傅长黎快奔而来,快到跟前时速度也没慢下来,吓的两个小兵连连后退。
唐丝丝没动,还笑着和他摆手。
踏风嘶鸣一声,高高抬起前蹄,像是要踩踏黎谨言一般。
原本八方不动的黎谨言,也后退两步,避开了踏风的蹄子。
“黎公子怕什么,”马蹄落下,傅长黎眼神凌厉的看他,“莫不是做了什么亏心事,心虚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