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京澍却突然牵住她的手,半是撒娇,“静静,老师现在都在替我鸣不平。你就不能也服点软,或者为了我努努力?”
明明是情侣间调笑的打情骂俏,可林逾静喉间却不免苦涩起来。
心里满是:阿澍,我就是为了站在你的未来里拼尽全力,也拼不过陈家世代的成就呀!
她现在还能继续和他纠缠在一起,只是因为姜小姐突生了变故。
可此次再重返京城,姜家难免不会把他们之间的事拿出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此时此刻,他俩同样是在玩刀尖舔血的爱情游戏。
第42章 返京
面对调侃, 林逾静只看了眼陈京澍,半晌也没想好如何去回答, 于是索性保持沉默。
好在岳军手机来电恰时响起,一听到孙子十分钟后到家,也顾不得和两人继续叙旧,急匆匆拿上包离开。
“那我们也回去吧。”陈京澍说道。
林逾静跟在他身后,从四楼下来。
两人几乎将整个学校绕了一圈,离开时,又特地沿着中央旗杆的正大路出校园。
只是路过升旗台旁时,林逾静突然回头看了眼,刚好就看到正对着旗杆的教室。
浮洒蜜色光缕的冬日午后, 透过澄澈明亮的窗子, 映射到前排座位和黑板上。
恍然间, 林逾静像是回到了七年前,那个只充斥丝丝风扇凉意, 和蝉鸣不止的青春盛夏。
她还记得, 距离高考倒计时一周时,她被反复卡在一道数学题型上。
那是往年最常考的题型,且还是最后的大题。
侥幸遇不到还好,可一旦遇上, 她就要用各科成绩去弥补大题的失分。
面对高考,谁都没有绝对的十拿九稳决心。
林逾静更深谙此刻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一分之差, 就是千人之差。
为此,她愁闷多天, 又怕耽误陈京澍复习进度,就一个人憋着气寻求办法。
结果就是, 疑难题型没琢磨出门道,还占用了其他科目的复习时间。
最后是陈京澍发现她情绪异常低落,反复追问后才得知原因。
那天下晚自习,陈京澍拉着她暂留在教室,非要给她单独讲那道题型的解题思路。
林逾静就坐在第一排的位置,仰头看陈京澍拿着粉笔站在讲台黑板前。
少年穿着蓝白相间的夏季校服,沾染淡淡皂角洗衣粉的清香。
随着他抬起手臂,腕肘虬结起青色血管,板写的解题步骤字迹纵逸,满带少年人的恣意张扬。
“听懂了吗?”陈京澍指腹尚捏着粉笔,漫步下台。
林逾静表示自己已经足够认真去听他讲的内容,可一些需要她及时转换的数学思维思路仍十分闭塞,最后无奈摇头,“阿澍,看来我是拿不到这道题型的分数了。”
陈京澍只仍站在她面前,少年长身鹤立,垂头看她。
距离得近,还能看到他额前沁出的微小汗粒。
“我们回家吧,还是不要再浪费你的时间。”林逾静咬着下唇说道:“说不定我今年运气好,遇不到这种题型。”
闻言,陈京澍只眯了下眼角,随后沉默转身。
也不理她又说了什么,就闷着头在黑板另一侧疾书。
“静静,你来看下这个解题步骤,能理解吗?”林逾静不擅长弯弯绕绕的求解方式,他用奥赛思维变幻过程,抛却繁琐,采用更为投机取巧的方式快一步解出答案,“就是需要点悟性。”
林逾静起身,站到他身侧。
指着他每一个步骤,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复述一遍。
“是这样吗?”
“对!”
趁热打铁,陈京澍还自己变换式样,出了道同题型的题目给她练习。
“陈老师,你可真厉害。”完全掌握新的解题思路后,林逾静心情都畅快起来。
陈京澍只笑得宠溺,抬手揉了把她脑袋,“还得是我们静静领悟力强,笨一点的,都听不懂。”
“少给我戴高帽,高考才是验证我,是否对得起陈老师如此用心良苦的指导。”
随后几天,林逾静虽是保持练习的思维和手感,可心中还是不免忐忑。
既希望高考不要真的遇到同题型,又想着遇到也好,就可以证明给陈京澍看。
于是怀揣着忐忑的期待,高考数学终于如约而至。
监考老师发下试卷后,林逾静先是翻页至最后一题。
看到题目,她伸手捂住唇,差点惊叫出来。
因为那和陈京澍单独指导她那晚所自创的题目,几乎一模一样。
她也顾不得先从单选题开始做起,而是考试铃声一响起来,就迫不及待在演算纸上先写下最后一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