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官,我女儿不会自杀的,她还那么年轻……”
“脚后跟的鞋子上有轻微移动的擦痕……”余时年的声音紧跟着传来,周宇低头一看,才发现对方已经戴着手套上手。
“需要进一步尸检。”法医接着说。
……
“靠,差点忘了你爷爷是法医,你还跟着学了几年。你早看出来了?”回去的路上,周宇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
余时年的爷爷年轻时在春城任职,虽然现在已经退休,但时不时还有地方的法医邀请他参与案件。
“不是。”余时年摇头,他对法医的知识虽然比大多数刑警知道得多一点,但毕竟不是专业法医出身。
鞋子后的擦痕是法医发现勒痕不对时,他的条件反射。即使他没有发现,只要法医做了更全面的检查,发现端倪是迟早的事。他注意到的……
“是衣服……”
周宇:“?”
周末的车流比工作日多了一倍,余时年开得比平时慢一些,但依旧平稳。
“她穿了长裤,但最近的天气,即使是晚上依旧很热……很违和。”余时年说,“衣服很薄,又不像防晒衫,明显不是为了怕晒黑才穿的。而且……”
“如果是你,已经决定自杀还会在意防晒的问题吗?”
“怎么可能,一个一心想要自杀的人,怎么会在乎这个。”周宇嘀咕了一句,又反应过来,“不对,万一就是单纯的怕冷?生理期?那个小树林白天温度也不高,最多就三十一二度,晚上的话……二十度出头?”
女孩子生理期怕冷,不是很难理解。
尸|体刚才在现场已经经过家属确认,就是失踪的高三复读学生蒋婷月。
余时年摇头:“蒋婷月的家属是两天前报的失踪,也就是8月6号。如果蒋婷月的死亡时间是8月5号……我查过天气预报,5号当天气温最高温度四十一度,最低三十度,6号也差不多……即便小树林再冷,最低可能就二十五度左右。需要穿外套?而且……你刚才也说了。她决心自杀,还会特地注意到出门带外套这种细节吗?”
大多数自杀案件的现场,无论是大庭广众下跳楼,还是悄无声息的离开。自杀者大多呈现两种不同的状态,或是平静或是不甘……
有人平静面对死亡,也有人想在死前进行最后的怒吼。但无疑,两种状态所呈现的模式是不一样的。
蒋婷月明显更接近前者。她似乎已经接受了死亡,所以想好了用随身的腰带,也会把挎包好好地摆在一旁的石头上。
她的所有呈现模式都是平静的。
“除了那件外套,配套的鞋子、裤子、内搭短袖、挎包……你没注意到,它们或多或少都有同样的颜色吗?”
这是一个注重细节、懂搭配,又爱美的女孩。如果她死前注重仪式感,那么外套的存在,依旧不合理。
车里,一时陷入沉寂。
“好吧,我有点被你说服了。”不知过了多久,周宇突然开口。
余时年没有接话,车窗外的街道愈发熟悉起来。警局到了,余时年看了眼后视镜,转动方向盘:“等尸|检结果吧。”
牛建平的案子还在证据收尾阶段,连轴转的刑侦加裙幺污儿二漆雾二吧椅每日更新最新完结文队还没松口气,一大早就发现了一具女|尸,任谁心情也会不好。更别提这具女|尸的家人此时正坐在警局录笔录,期间女孩的母亲哭晕三次,父亲脸上的眼袋也深深地垂了下来。
“我们找了她三天,平时每晚都会和我们说晚安的……”
“现在是暑假,她不住家里?”做笔录的警员问。
“是复读生,上的学校补习班。高三阶段,学习任务重,节省时间。”
警员:“你们是什么时候发现的联系不上对方?”
“学校的老师打电话说她没去上早自习……”
“具体时间!”
“6号早上,大概……十一点?”
第45章 第 45 章(捉虫)
早上十一点?
高三学业重, 更别提是复读生。一般的早自习,早上六七点就开始了。
“你们十一点才知道她没去上早自习?”
提到这个问题,蒋婷月的父亲蒋超脸上压抑着愤怒:“婷月前一天晚上就没回宿舍!老师、同学、宿管……那么多人, 没有一个人, 一个都没有……注意到她……”
询问室内,做笔录的警员停住动作。
十分钟后,基础询问结束,余时年推开门出来,吐出一口压抑的浊气。询问室的门没有关紧, 透出的门缝隐约能看到男人佝着背半伏在桌上哭泣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