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原以为只要心系百姓,心系大齐江山社稷就可以做一个称职的好皇帝,可是朕的心却始终不在朝政之上,很多时候,朕真的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而皇后的出现恰好成全了朕,让朕可以不理朝政,安然度日。”
皇帝自嘲一笑:“可能比起江山百姓,朕更爱自己吧……”
令歌摇头安慰道:“不,在我心中,皇兄你一直是一个好皇帝,百姓们也这么说。”
皇帝微笑着,笑意却极其苦涩,他说道:“多谢令歌你安慰朕,可是人生苦短,在无可奈何的时候,朕希望你也可以看开一些,朕比谁都希望你快乐……”
听闻此言,令歌的泪水顿时涌上眼眶,他点头道:“皇兄,我明白,我会照顾好自己的,皇兄你也要照顾好自己,凡事要看开一些。”
皇帝热泪盈眶,他侧首看向那些无边无际的房屋,又道:“此处乃丹凤门,在这里可以看见最广阔的长安城和无数的黎民百姓。”
令歌颔首,目光随着皇帝的话语而去,观赏着眼前的长安城,晴空万里之下的长安城,犹如一幅宏伟壮观的画卷,令人赞叹,骄傲能够生活在这盛世之中。
“当初,朕便是在此处宣布长庆为年号,以长庆为号,以求令月吉日,万事如意,一眨眼十九年过去了……”皇帝深深地叹息着,阳光落在他的眉宇上,却驱不散愁绪阴翳。“今日难得出宫,看到百姓们安居乐业,朕知道,朕这一生,也还有许多值得庆幸和欣慰的事。”
“细想回来,人生本就是有失有得,太过缺失,太过圆满,便不是人生了。”
令歌心中酸痛,他对皇帝承诺道:“皇兄,你放心,我会替你守好大齐江山和黎民百姓,守好你深爱着的一切,我决不食言。”
皇帝微笑颔首,他伸出手拍着令歌的肩膀,嗓音已经哽咽,一句话也说不出口,令歌见状,微笑回应,与皇帝一同感受着高处的宁静。
后来的很长时间,令歌每日都会早早地起身前往宣政殿上朝,只是他不再像从前那般默然不语,如今也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臣段文宇启禀皇后娘娘,摄政王殿下。”从前的礼部侍郎,如今的礼部尚书段文宇启奏道。
“段大人请说。”皇后应道。
只听段文宇说道:“再过一个月便是秋闱科考,各地秋闱已准备就绪,只是各地来报,因为去年的雪灾,百姓们的收成减少,不少考生的吃穿用度十分吃紧,为了赶考,考生们不得不提前去往省城住下,可是在客栈的留宿费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所以礼部打算调用一些银两,以解决考生们的住食问题,还望娘娘准奏。”
皇后点头,说道:“考生们乃大齐的栋梁之材,投入银两帮扶他们自然是应该的,此事本宫准奏,银两与户部交接便是。”
“臣替考生们多谢娘娘!”段文宇拱手拜道。
“且慢,”玉迟王开口说道,“段大人的建议甚好,只是本王认为在拨款之前,应该事先查清那些考生的情况是否属实,是否符合朝廷帮扶的条件,毕竟段大人你也说了,去年因为雪灾收成减少,朝廷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每一分每一两还是得用在正确之处。”
段文宇微笑点头,道:“殿下说的极是,臣会按殿下的意思处理此事。”
朝臣们互视彼此,只觉玉迟王似乎已经变了一个人,他们悄悄地打量着丞相韩清玄,发现韩清玄神色淡然,并未多言。
下朝之后,令歌会与皇后走一路,虽然两人的话语并不多,但也不见有丝毫的不睦氛围。
令歌身穿青莲色金丝绣蟒朝服,头戴镶金发冠,发冠两边垂下细细的丝质金色冠带,衬其容颜如玉,高贵华美,不可亵渎。
皇后看在眼里,心中升起久违的欣悦,她说道:“这些日子你进步很大,愈发有了天下之主的风范,本宫真的替你感到骄傲。”
令歌淡淡地回应道:“等我登基,你再骄傲也不迟。”
皇后微微一笑,并未将令歌的冷淡放在心上,她说道:“看着你如今在朝堂上的模样,本宫总会想起皇兄,他昔日在朝堂上的一言一语,一姿一态,本宫都记得。”
令歌垂眸,他跨过脚下宫门的门槛,问道:“我登基之后,你可有什么打算?”
皇后回应道:“自然是帮你杀掉燕北,解开你的心结,之后你还想杀谁本宫都不会阻拦,哪怕是我。”
“我不打算杀你。”令歌说道。
皇后看向令歌,只见令歌俊美的容颜依旧淡然,目光亦不在她的身上。
“因为皇兄他爱你,所以我想你答应我,余生好好地陪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