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那些书生们,令歌发现他们不少人与自己的年龄一般大,戴着书生帽,文质彬彬,对于令歌来说很是新奇。
同样,对于整日浸在私塾学堂的书生们来说,像令歌这样的少侠也是极为新奇的。
很快,有书生注意到令歌,兴奋不已,当即叫唤周围的人,只是当他们望去时,那位神清骨秀的少侠已经消失在原地。
学堂里的夫子不明所以,他当即拍了拍桌案,说道:“专心致志,切勿心不在焉!”
说着,夫子又往书生里扫视了一圈,勃然发怒。
“胡阳呢!?怎么又迟到了?”
……
令歌匆匆离开后院回到前厅时,正巧遇上林楷和老胡从小房间里面走了出来,只见林楷手里拿着已经合上的折扇,正对胡阳拱手拜别:“来日我再好生款待你,今日就此告辞。”
说罢,林楷回过头看见令歌,浅笑道:“诗已经题好了,我们走吧。”
走出私塾后,林楷将折扇递给了令歌。
“展开看看。”
令歌很是好奇题上诗词后的折扇会是什么模样,于是他当即将扇子展开,只见上面多了一首诗词,字迹灵动飘忽,笔迹瘦劲,配着扇面正好相得益彰。
一时间,令歌总觉得有何处不大一样,仔细一看,他发现了原先的《凉月解忧词》眼下多了两句在最后:
疏影独上西楼,三杯两盏冷难酌,凉月如钩。
卧听绸雨潺潺,好似枕寒流,何以埋愁?何以解忧?
唯山间之清风,同令月长歌以遨游。
第18章 晓雾将歇:5
林楷对令歌解释道:“这是老胡自己加的,他说这样更符合意境。”
“而且,有你的名字。”林楷顿了顿,观察着令歌的神色。
半饷,令歌颔首,嗓音也不像往常那般淡然,他欣然地说道:“我很喜欢。”
只见令歌拿着手中的折扇细细地打量着,同时,他的嘴角正微微地上扬着,眼眸清澈如有潋滟波光,他看着林楷,似是有话要说。
林楷好奇地看了回去,与其四目相对。
令歌犹豫了片刻,之后才说道:“阿楷,多谢。”
林楷闻言不免一愣,半饷,他才回过神来,颔首一笑,说道:“令歌你喜欢就好。”
之后,他们前脚回到客栈,辰玉也恰好后脚回来,两人当做无事发生一般,默契地未与辰玉提起此事。
傍晚,他们简单地用过晚饭,便动身前往城东举办羊皮扇鼓舞的场坝。
虽然天色渐黑,但一路上烛火通明,几乎全城百姓都集中来到了城东,眼前尽是人山人海,耳边充满了人们的欢声笑语和商贩的叫卖声,这些通通让令歌感受到了中原独特的美妙。
看了看天上的繁星与明月,令歌发现在这一刻,他们皆在人间烟火前黯然失色。
“令歌,看那边。”辰玉拉了拉令歌的衣袖,指着一个方向。
令歌顺着辰玉指的方向望过去,好不容易才在人海中看清楚,那是一排挤满了人的货摊。
“我们过去看看。”
说罢,辰玉便拉着令歌朝那边走去,令歌赶紧回头看了一眼林楷,发现林楷依旧紧紧地跟在自己身后,只是人太多,林楷的步子难免有些迈不开,于是他提醒着辰玉道:“师姐,慢些,等一等林楷。”
林楷挑眉,他想起下午的时候令歌唤了他一声“阿楷”,然而之后在辰玉的面前,令歌依旧唤他为“林公子”或者“林楷”。
也不知为何,他就是想让令歌唤自己为“阿楷”,仿佛这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一般,让他坚定目标,忍不住地想去挑战尝试。
看着令歌的背影,林楷心想,令歌看似冷淡清逸,其实内心也只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
一想到这,林楷就不免含笑摇头。
恰好此时,令歌回过头又看了林楷一眼,林楷的笑意尽数落入他的眼中,令歌见状,微微皱眉,这是在笑何事?
而后,辰玉好不容易带着他们挤到了小摊前,随后开始挑选起东西。
令歌看着眼前的小摊,可谓是琳琅满目,他思索着哪一件小饰品适合买回去送给师姐们。
正想着的时候,令歌便发现林楷就站在他的身边,也看着眼前的小饰品,开始挑选着。
这位飞贼不会要重拾老本行了吧?令歌开始冷眼盯着林楷。
林楷正拿着一件小饰品看着,却被令歌突如其来的冰冷目光盯得全身一僵,手也悬在了半空中。
“不准动歪心思。”令歌对他说道。
歪心思?什么歪心思?
林楷不明所以,只是下意识地把饰品放了回去。
“哦。”
看着令歌转过头去,半饷,林楷才回过神来,自己压根没打算行窃,令歌就这么看自己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