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歌和林楷待在了这家客栈的二楼,林楷并未看书,似乎在出神地想着何事,令歌则靠着窗边,望着人来人往的街道。
今日天气尚好,云层遍布万里,时常遮住烈日,换来一时的凉爽。
林楷见令歌在窗边出着神,心里开始猜想着令歌会喜欢些什么?若只是送令歌那样东西未免过于寒碜,可是辰玉给他的碎银子也只够买那样东西。
“羊皮扇鼓长什么样?”令歌突然开口问起林楷。
林楷思忖片刻,似乎也不好描述,只是说道:“与寻常的扇子不一样,像扇又像鼓,等到了今晚你就会知道。”其实林楷也就只见过那么一两次,不过都是晚上,他忙着飞檐走壁没怎么留意过罢了。
说起扇子,令歌倒是想起自己从山上带下来的那一把折扇,至今还放在一旁的行囊里。
令歌想了想,总得让它出来透透气,于是他将折扇从行囊里拿了出来,开始拿在手里把玩起来。
林楷一见感觉很是新奇,于是问道:“令歌,我能看一下你手中的折扇吗?”
令歌看了他一眼,心中嘟囔着自己还没玩上一会。
只是想到林楷提议今夜去看羊皮扇鼓舞的份上,他便把折扇递给了林楷。
林楷接过扇子,发现木料和纸张都是上乘的,他将折扇展开,一幅遇仙风景便在他的眼前浮现出来,只见扇面上有两只仙鹤飞翔在数座青峰之间,有几缕祥云漂浮,栩栩如生。
只是不知为何,林楷总觉得这用笔画出画面却如刺绣一般精致,不免勾起了他些许回忆,于是问道:“这是令歌你自己画的吗?”
令歌摇了摇头,解释说道:“是我的一位师姐所画。”这是几个月前令歌托甯霞所画,甯霞不管是刺绣还是绘画都是一把好手,刺绣如绘画一般栩栩如生,绘画又如刺绣一般精致。
“那位师姐没有一起跟着来吗?”林楷继续打量着扇面问道。
“她在山上,没有跟来。”令歌看着林楷指节分明的手正在轻轻地摇着折扇,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说起来甯霞是宁州人,林楷倒是有一把来自宁州的匕首。
想到这,令歌便问道:“你为何会吹奏《思宁曲》?你不是洛阳人吗?”
林楷浅笑一声,他合上折扇,解释道:“原来在小镇的那一夜令歌你便听见了我的箫声,之所以吹奏《思宁曲》,是因为我觉得它曲调动人好听,仅此而已。”
令歌颔首默然,心想虽然应该对林楷的话保持怀疑,但是眼下的自己倒是愿意相信林楷所说的话,只因多疑多虑实在疲惫。
林楷再次展开折扇,轻叹一声,说道:“这扇上的画虽好,只可惜没有题上一首诗作,始终少了一丝韵味。”
令歌颔首,的确,他将扇子带下山就是想着去了洛阳可以请文人墨客题上一首诗作,如果是令楷,那就再好不过了。
“不知令歌可有打算题上怎样的诗作?”林楷问道。
令歌见林楷脸上依旧是那一抹温和的笑容,悠然随和,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沉吟良久,他才回应道:“我对诗词不是很懂,全凭感觉罢了,只要我喜欢就行。”
林楷闻言,未语先笑,说道:“全凭感觉也有全凭感觉的好处,这样也能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令歌你喜欢哪首诗词?令楷的吗?”
令歌点头,说道:“对,令楷的……凉月解忧词。”
林楷笑容微微一僵,并未说话。
“其实他的另外几首诗词也不错,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这首。”令歌一直在想,那位叫做“令楷”的诗人,他的忧愁是什么,《凉月解忧词》可有解忧?
见林楷不出一言以复,只是摇着折扇,令歌心想,这位飞贼对文人墨客始终是不屑一顾的。
“的确,他的诗词很是不错。”林楷开口附和道。
令歌不再理林楷,只是偏过头去,继续望着客栈之外,等着辰玉回来,晚上一同去看羊皮扇鼓舞。
这时,林楷又说道:“我在金城认识一名诗人,他和令楷相识,才高八斗,书法上乘。”
令歌闻言,当即回头看向林楷,只见林楷神色认真,不像是在骗人。
“他见了这幅佳作,想必很是愿意在上面临摹他友人令楷的诗作,不知令歌意下如何?”林楷晃了晃手中的折扇。
令歌想了想,如果是真的话,似乎的确很值得,遂颔首问道:“他人在哪?”
“家住城东,离我们这很近,不过他这人性情有些古怪。”林楷留了些悬念,没有继续往下说。
“好,我跟你去。”令歌答应下来。
随后,两人趁辰玉还没有回来,便先行离开客栈,去拜访那位性情古怪的金城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