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楷低头看去,正是自己在黑夜中显得愈发白亮的长箫。
他将长箫从腰间取下,也像令歌那般,拿在手里晃了晃,说道:“和明秋挺像,它叫鸣春。”
鸣春,明秋,听上去倒是有一种契合感。
令歌听到这名字,耳边似乎又徘徊起林楷的箫声,如春雨潺潺,春风拂面一般,令人心旷神怡。
很快,辰玉走了回来,她摊了摊手,解释道:“没发生什么,只是刚好有过路商队在此休息。”
令歌闻言这才松了口气,他对辰玉说道:“师姐你去休息吧,今夜我在这守着就好。”
林楷本想再说些什么,只是看着令歌一脸率真的表情也不再开口。
“你也早些休息,对身体恢复有好处。”令歌嘱咐着林楷,虽然神色淡然,但并未让林楷感到疏远。
“好。”林楷点头应下。
之后,他便随着令歌往马车那边走去,在令歌的搀扶下重新回到马车里。
“有劳令歌了。”林楷对令歌说道。
看着林楷和善的神色,令歌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随后转身离开。
见令歌离去,林楷也缓缓地躺下身子,他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谁让自己现在是一位病人呢?只能过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只是有时候他倒是希望自己的伤势好得慢些,多享受几日令歌的照顾。
一想到这,林楷深深地忏悔着,他为这样的念想感到罪过。
良久,林楷将马车的窗帘微微掀起,往外看去,只见辰玉坐在不远处,借着火光研究着路线,令歌则依旧站在那棵树下,独自一人看着地上的熊熊火焰出着神。
火光映照在令歌的如玉容颜之上,让他的身影轮廓愈发柔和,林楷静静地看着,有些出神。
此时,令歌望着那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想起还在遇仙山时,自己也曾在揽月崖生起一团火,独自一人欣赏着天上明月,直至天明。
只是现在因为林楷这个不速之客,还有那武林大会的邀约,自己不得不离开遇仙山,当真是世事无常。
正想着,令歌便听见马车里传来了箫声,他和辰玉同时望去,半饷才回过神来,原来是林楷正在吹奏。
箫声飘扬在树林里,夜空中,不同于那一夜在小镇上听到的那般凄凉,今夜的箫声曲调缓和,令人安心。
夜很静,月亮徘徊在树林之上,透过林间缝隙撒下一地清晖,与火光交融着,伴着那悠扬的箫声,更显静谧。
许久后,箫声渐止,树林陷入沉睡,只能听见火焰燃烧的嘶嘶声和马儿的喘息声。
令歌看着马车,许久没有移开目光,也许,这盗贼也盗走了自己的目光和心神,令歌不确定着。
辰玉看了看令歌,并顺着令歌的目光看去,她欣然地挑了挑细长的柳叶眉,随后独自一人来到树下,开始休息。
不知过去多久,令歌可以清晰地听见辰玉的呼吸已经均匀平稳,就连两匹马儿也不再有声响。
令歌缓缓坐下身来,望着那团火焰,心里有些落寞。一路走得急,马车外的很多景色他都未能身临其境地去好好观赏。
洛阳会是什么样?只希望到了洛阳自己可以好好地游玩一番,与辰玉和林……
令歌停止思绪,叹息一声,明日就是七月初一了,自己的生辰还有七日,看来只能在路上过了。
许久之后,一声惨叫突然划过夜空——“救命啊!”一时间,树林中群鸟飞窜,杂声不断。
令歌从朦胧睡意中清醒过来,他当即拔出明秋剑,确定声音是从那会辰玉说的商队方向传来的。
辰玉也听到了动静,只是刚从睡梦中醒来,她还有些迷糊,只听见令歌对她说道:“师姐!守着林楷。”
说罢,令歌一边戴上面巾,一边向商队那边赶去。
令歌轻功一跃而起,刹那的功夫便奔到商队之前。
他心中一惊,他发现眼前火焰高照,如同白昼。商队有十余辆马车,通通被一群手持大刀的凶神恶煞之人给围住,正是一群劫匪。
这时,那群拿着大刀的凶神恶煞之人也注意到令歌,有两个人率先冲上前来,举起手中的兵刃向令歌挥砍过去。
未等他们靠近,只见一道细长的银光闪过,两个劫匪被一击而飞,狠狠地摔落到其余劫匪的脚边。
劫匪见来者不善,于是纷纷向令歌发起进攻。
令歌见他们人多势众,便收起了玉鹤,挥动手中的明秋,只见明秋的剑光犹如一道惊人的闪电,划破黑夜,直直划过冲上来的劫匪。
劫匪们不敌令歌,身上多出一道道血口,一个接一个倒下,恐惧顿上心头,心里暗骂今晚不走运。
未等他们多想,只见令歌已经飞步在人群之中,用明秋将劫匪击伤,最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剑刃架在了劫匪头子的脖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