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早已是春日,黎明到来的时辰也愈发提前,天色渐亮时,月光逐渐散去。旭日初升之际,天边浮光蔼蔼,山峦连绵,群鸟鸣唱,阳光即将穿过云层,让漫山遍野沐浴在暖阳之中,万般美好皆在此刻悄然相聚。
在山林之下,有两位年轻的男子正联袂而行,阳光也这时落在他们脚下的山路上,一路延伸,不见尽头。
第123章 江上令月:1
回到韩宅的那日早晨,令歌和令楷两人径直来到风澈住的房间,此时望舒和甯霞已经在风澈的房间里,令歌注意到桌上仍有余烟的蜡烛,显然三人也是一夜未眠。
三人之中,唯有望舒知晓事情的来龙去脉,甯霞一夜若有所思,而风澈见到望舒紧皱的眉头,不免有些担忧,却不知该如何是好。
直到此时,见到令歌和令楷安然归来,三人这才安心。
“师姐,你们可有什么发现?”令歌开口问道。
甯霞指向桌上放置的三个瓷瓶,说道:“隆豫十二年,在事发前的一两个月,陛下赐了这三个瓷瓶给韩谦大人,我们发现每个瓷瓶上面都写有诗句。”
令歌凑近瓷瓶,不解地问道:“这些诗句怎么了吗?”
风澈开口道:“你们仔细看,第一个瓷瓶的第一个字,第二个瓷瓶的第二个字,第三个瓷瓶的第三个字。”
闻言,令歌和令楷分别拿起前两个瓷瓶,令歌发现上面刻画有古人张良的故事。
“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令楷拿着手中的瓷瓶念道。
最后,两人一同看向第三个瓷瓶,只见上面写着:“要留清白在人间。”
“保临清。”二人同时开口说道。
令歌暗暗地舒了一口气,原来当年的韩家并未参与暗害父母,而是获旨保护父母。
“事到如今,此事真相已经明了,只希望也可以查明长庆二年和如今的兵刃走私之事。”令歌叹息道。
令楷微微颔首,心中的一颗大石也得以落地,“的确,还得继续追查这两件事。”
此时,望舒开口说道:“你们一夜未睡,先去休息吧,我们的人会继续监视刘铭的。”
“有劳师姐。”令歌和令楷异口同声地感谢道。
午后,令歌从床上坐起身来,当他走出房间时,发现庭院的每个角落皆是阳光明媚,春意盎然之感。
望舒正独自一人坐在走廊下,她见令歌走出房间,便对令歌说道:“他方才往花园那边去了。”
令歌含笑点头,随即往花园那边走去,在花园中他并未见到令楷,于是他离开花园,再次来到那座种种有竹子的偏僻小院。
事到如今,令歌已然知晓,这里曾经居住的正是年幼的令楷。
隔着不密不疏的竹子,令歌看见令楷正立在房屋里的窗户前,怅然若失的神情直让令歌愈发为之沉沦。
见到令歌前来,像往日一般,令楷的脸上浮现出温和的笑意,同时,他的目光停留在令歌的身上,注视着令歌走到窗前,直到两人隔窗而望。
“阿楷方才在看什么?”令歌问道,他看着令楷的双眼,发现里面全然只有自己。
令楷微微一笑,回应道:“在看这些竹子,我小时候常常坐在窗前,看看书,看看竹子,一晃眼这么多年过去了,它们依旧常青。”
“植物都是这样的,”令歌回忆着说道,“遇仙山的一草一木,我小时候记事起是那样,长大后也几乎还是那样。”
令楷颔首,他倚在窗户旁,看着天空中的云起云落,说道:“可惜我们都变了,都长大了。”
“不可惜。”
令歌主动握住令楷杵在窗边的手,继续笑道:“如果不是长大了,我们又怎会相遇?”
令楷温然一笑,点头道:“令歌说得对。”
“宁州城真是一个好地方,”令歌依靠在窗户边,感叹不已,“气候宜人,东西也好吃,以后我们要常回来,如何?”
令楷神色微微一愣,而后笑道:“这里是令歌的封地,也是我的故乡,自然可以常回来。”
令歌一笑,又道:“还有好些地方我没去过,阿楷你可要带着我游遍宁州城。”
“会的。”令楷颔首应道,“宁州城藏有我过去无数的欢乐,我自然愿意毫无保留地将这里介绍给你,就像你一直想带我回遇仙山一般。”
“是啊,真想带阿楷你回遇仙山……”
此时,虽然两人隔着窗户,但是距离极近,如沐春风的笑颜清晰地倒映在彼此的双眼中,生起一道道涟漪。
说罢,令歌蜻蜓点水似地吻了一下令楷的脸颊,只是未等他站稳身子,他的下颔便被令楷伸手抬起,唇瓣亦被令楷吻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