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歌不解,为何都说一向不见客的曲公公会愿意见自己?带着疑问,令歌跟着兰嬷嬷来到客室,随后兰嬷嬷便离开客室去寻曲公公。
客室不大,三人围着一张圆桌坐下来,令楷放下包袱,打量一番周围,说道:“这些摆设字画,倒是让我想起玉迟王府。”
经令楷如此一说,令歌也察觉到这里的风格与王府大同小异,只是更显古朴。
“也许曲公公正是江南人,倒也不奇怪。”令歌说道。
不久,三人听见门外传来几声苍老的干笑,那声音很是刺耳,不免让令歌想起黄公公的声音——定是曲公公到了。
令歌站起身来,只见门外走进来一位身着锦衣的老者,跟在他身后的兰嬷嬷也换上了一身体面的衣裳,同时他们两人身后还跟着七八位老人。
他们齐声行礼拜道:“老奴给殿下请安,殿下万福金安。”
令歌立即上前搀扶起为首的老者,“各位老人家,快快请起,无需多礼。”
为首的老者约莫五六十岁的模样,眼窝深邃,眼眸异常明亮,一副干瘦健朗的模样,正是先帝身边的曲公公。
“想来老人家您便是曲公公。”
“正是老奴。”
令歌微微含笑,他从令楷的手中接过包袱,说道:“夏日炎炎,我带了一些凌岚药局特制的凉茶过来给诸位尝尝鲜,也好清热解暑。”
“多谢殿下。”曲公公笑着接过包袱,并将包袱交给身后之人。同时,曲公公见令歌生得玉树临风,颇有昔日临清王和白清漪之风采,不免有些恍惚。
“今日我前来主要还是特意拜访曲公公,想与曲公公单独说说话,不知可好?”
曲公公回过神,笑道:“殿下开口,老奴岂有不从的道理?”
言罢,身后的那些老人便一一退下,只留曲公公一人在房中。
“曲公公请坐。”令歌亲自搀扶着曲公公往桌边走去。
“老奴多谢殿下。”
四人一同围绕着圆桌坐下来,曲公公率先开口说道:“今日殿下前来,是想要向老奴询问有关临清王的事吧。”
令歌看着曲公公一双炯亮的双眼,承认道:“公公慧眼如炬,确实如此。”
曲公公一笑,又道:“殿下也知道,自先帝驾崩之后,老奴便带着几位御前伺候过的老人一同来到这院子里久居,不曾与外界有何牵连。”
“不过,”曲公公话锋一转,“有关临清王的事,老奴只愿与王爷单独诉说。”
第101章 兰气随风:2
令歌尚未开口,望舒和令楷便起身离去,客室里只剩下曲公公和令歌两人隔桌而视。
曲公公见另外两人离去后,这才开口说道:“殿下勿怪,接下来说的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好,”令歌点头应下,“晚辈明白,还请公公告知。”
曲公公定下心神,开口说道:“约莫两个月前,也曾有人来拜访过老奴,询问老奴一些往事,可是老奴都没说。”
令歌心中一颤,问道:“是淮阳王?”
曲公公点头,说道:“如殿下所料,那时他们尚未进长安。”
“不知公公可否告知我,他们所问何事?”令歌询问道,他神色凝重,眼前的曲公公却是淡然含笑,只听曲公公说道:“殿下可知道这曲涧院的门匾是何人题字吗?”
“不是旁人,正是你的父亲——临清王,”曲公公自问自答地说道,“昔年知晓老奴在此安置别院,临清王便亲自题字门匾,当做贺礼相送。”
令歌点头,他想象着昔日父亲坐在这里的场景,高贵无双的临清王,曾端坐于此,谈笑自如。
“那日淮阳王他们前来,便是询问老奴,当年先帝对临清王所下的密旨所在何处。”
“密旨?”
令歌一惊,他紧握着衣袖,疑惑不已,那道密旨是否和父母之死有关?淮阳王为何要来寻那道密旨?
“对,是先帝下给宁州韩家的密旨,想来多半与临清王有关。按理说老奴本不应该告诉殿下淮阳王他们来此之事,可是老奴与殿下有同样的心结——临清王为何而死。”
令歌疑惑问道:“曲公公对先帝的密旨并不知情?”
曲公公微微点头,说道:“昔年这件差事并非我所办,传旨之人尚未回宫便暴毙在宁州,所以密旨内容无人可知,这也是我对淮阳王他们所说的。”
“不过,老奴相信,先帝不会派人暗杀临清王,这一点,希望殿下可以相信老奴所言。”曲公公郑重地说道,“当年王妃诞下殿下不久,临清王便独自一人入宫请辞,欲归隐塞外。”
“之后先帝和王爷便支开我等侍从,两人交谈至深夜,临清王这才离宫,先帝也不曾有任何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