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政殿的偏殿里,令歌正与黄飞站在窗边,透过窗纸,正好能从侧面看清朝堂之上。
黄飞笑脸盈盈地嘱咐道:“待会殿试开始之后,王爷在此处观看便好,可千万别影响考生们作答。”
令歌颔首道:“黄公公放心。”
黄飞离开后不久,令歌就听见黄飞的传唤声。
“宣考生们觐见!”
只见那些前来殿试的考生们一一走进殿中,在高堂之下站成一列列整齐的队伍。
今日的考生们都身着青灰襕衫,头戴黑色长脚罗幞头,尽显文人墨客之气。
很快,令歌在考生中找到令楷,虽然令楷与他人身着同样的服装,但其面容俊朗,仪表堂堂之姿总能让人第一眼就注意到。
同时,令歌还看到胡阳,今日的胡阳不见往日的不拘一格,只是与其他考生一样低眉顺眼地站着,等候着皇帝和皇后的到来。
“王爷,你坐。”小元子替令歌抱来一张椅子。
“好,多谢,我待会再坐。”令歌回应道,继续往外看着。
“令贡士向来才名在外,定然能让陛下留下好印象的。”小元子说道。
令歌闻言微微一笑:“会的。”
随着黄飞的一声:“皇上皇后驾到!”考生们当即下跪拜见皇帝和皇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令歌看着垂帘之后的皇后,只希望待会出题时皇后不要为难令楷他们。
“诸位平身!”
“谢陛下!”
众考生起身后,由孙太傅宣布殿试开始,按照流程,皇帝向考生们一一提问考察,令楷在最后几位考生里,神色从容,脸上依旧扬着一抹浅浅的迷人笑意。
令歌注意到珠帘之后的皇后,听考生们的回答时,皇后的唇角时不时会扬起一抹浅浅的笑意,这让令歌对她愈发琢磨不透。
每个被提问的考生都认真地回答着,令歌在这里算是见识到何为口若悬河,虽然令歌对他们口中的治国理论并不感兴趣,但不知为何,令歌却为他们每一个人悬起一颗心。
不知不觉,越是快轮到令楷,令歌越发现自己的手心里全是汗。
待皇帝开始提问令楷的时候,令歌只觉四周都变得静谧无声,唯独剩下令楷的声音。
好在令楷声音洪亮有力,从容不迫,在一众考生之中显得格外亮眼。
最终,令楷回答完皇帝问题的时候,令歌见到冠冕十二旒之下,皇帝的神色甚是满意欣然,他一颗悬着的心也稍微放下。
这时,令歌身后的小元子开口夸赞道:“令贡士答得真好,这些考生里面数他回答得最好。”
“你懂这些吗?”令歌好奇地问起小元子。
小元子低下圆圆的脑袋,回应道:“不太懂,可是感觉告诉奴才,令贡士答得最好。”
令歌欣然一笑:“我也觉得。”
待第一轮提问结束后,珠帘之后传来一声动人心魄的笑声,只听皇后开口说道:“诸位都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之人,方才诸位的作答陛下和本宫甚是赞许,更为你们有这般才学感到骄傲。”
皇后笑意渐深,继续说道:“治国经纶对于诸位来说自然是不在话下,诗词歌赋定然也是诸位的强项,所以接下来本宫准备考察一番诗词歌赋,还请诸位现作与梅花有关的诗词,给你们半炷香的时间,到时一一写下提交。”
话音一落,诸位侍从当即上前,在考生们的面前布置桌案和板凳,以及笔墨纸砚。
诸位考生不免神色一滞,那“萤火梅林”名动天下,他们何尝不知道皇后喜爱梅花?
半炷香的时间眨眼即过,倾秋上前收齐考生们的所作之诗,来到珠帘之后交到皇后的手中。
“现在,”皇后开口说道,“请诸位考试依次复述方才你们所作之诗,说一说,你们为何这样作诗。”
考生们闻言,按照先前的顺序一一复述,令歌发现,他们所作之诗虽然辞藻华丽,但都大同小异,无不是在赞美梅花。
令歌不免有些紧张,这有关梅花的诗词还能作出什么花样来吗?古往今来,与梅花有关的诗作皆是歌颂梅花不畏凌寒的,至少令歌读过的是这样。
很快,到令楷的时候,皇后开口说道:“令贡士,你的诗词歌赋向来出众,本宫很是期待。”
令楷拱手颔首道:“承蒙娘娘夸奖,臣定不负娘娘的期许。”
珠帘之后的皇后朱唇轻扬,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却又期待的笑意,说道:“那就开始吧。”
说罢,皇后颔首,开始翻阅令楷所作之诗,刹那间,她神色一滞,默然不语。
令歌在侧面看向令楷,只见令楷长身玉立,下颚微微扬起,眼眸虽然低垂,但眼中的胸有成竹却是藏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