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批王爷又在写检讨(22)

莫鸿雁被公冶长连唤两声,背后冷汗直冒,他开口后,就发现陛下并未回答,且默许了逍遥王,晓是如此,莫鸿雁坚持道:“太子年幼,尚未有老师教导,状元郎资历尚浅,此番兼任太子侍讲,便是太子唯一的老师,臣认为将太子,将季国的未来全数交于资历尚浅的状元郎,此举、此举实在不妥。”

公冶律饶有兴致地看戏,甚至还赞许地点了点头,但是从头到尾他是不打算吭声就是了。

公冶长轻笑一声道:“莫尚书,你觉得状元郎资历尚浅不合适,那你,你资历够了吧,不如你直接来当太子太傅如何?”

莫鸿雁声音小一点道:“臣、臣资历足,但才疏学浅,自然也是当不得太子老师的。”

公冶长又笑了一声:“那本王问你,你觉得朝堂之上哪位当得太子老师?”

莫鸿雁被问得哑口无声,不甘地退了回去。

又有一人站出来道:“臣以为太子老师应请大师般的人物来担任。”

公冶长淡然道:“在季国,大师般的人物就四位,一位嗜酒,一位脾气暴躁,一位贪财,一位归隐山林二十年,无人可寻觅其踪迹。”

“敢问吏部的焦朔风,焦尚书,你可愿为了我季国太子,季国的未来,放下拥有的一切,去寻觅那位唯一可担任太子老师的大师呢?”

焦朔风……焦朔风飞快的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公冶律憋不住笑,伸手捂着遮挡住了。

淳于量垂眸,握紧手中的文书,忍了又忍,嘴角还是微微勾起了一点弧度,他心想他若不是现处朝堂之上,他估计早将公冶长拥入怀中了。

原来,不一样了啊。

公冶长开始对他。

淳于量思量着,心中欣喜不断。

“臣……”户部尚书刘星汉刚站出来,说了一个字,公冶长就开口道:“刘尚书,你手底下买官的那些人查清楚了吗?”

刘星汉立刻归位。

被反驳回去的三人不住地擦额角的汗,被公冶长支配的恐惧再次袭来,他们不由地想,王爷还是那个王爷,即便不来上朝,仍旧对朝中事了如指掌的可怕存在。

公冶长抬头瞧了一圈双手叉腰继续道:“还有人有意见吗?不要紧,都快说说,省得日后一个两个的在本王不来朝堂之时又继续有意见。”

公冶长见无人开口,才笑着道:“区区一个太子侍讲,瞧把你们急得,真是丑相百出。”

“刚刚听莫尚书所言,本王才知道,在你们眼中,季国的太子便是季国的未来,这种想法你们不觉得太可笑了,季国难道只有太子一个人吗?”

“我季国疆域辽阔,在季国生活的百姓至少有四万万名,若说谁是季国的未来,这四万万名才是季国的未来,没有他们,也根本不会有季国。”

“君也好,臣也罢,忘记了这点,忘记去护住这四万万名,忘记以这四万万名为本,我季国就永远都没有未来。”

突然被点到的公冶律也不生气,反倒欣慰以及骄傲的挺了挺胸膛,适时开口道:“都听明白了吗?”

“微臣明白了。”

第29章 侍讲争端三回:子长思明

早朝结束后。

公冶长直接回了自己的长乐府。

公冶长在门口下车后,抬眼瞧见淳于量时,双眼便是一亮,随即拎了一下衣摆,上了几层石阶,走到淳于量跟前问道:“怎么不进府等?”

淳于量低声回道:“府里没有王爷啊。”

公冶长被说得一愣,心下柔软之余,挑眉道:“那现在有了。”

公冶长又问:“用过午膳了吗?”

淳于量摇头道:“尚未。”

公冶长笑道:“那留下来一起用个午膳吧。”

淳于量跟在公冶长身后进长乐府道:“乐意之至。”

*

长乐府小苑。

公冶长换了身青碧直踏着碎石路走向在小苑亭中等候的淳于量。

很奇怪的,明明与淳于量已经见过多次,可这一次仿佛重新开始一般,公冶长紧张又心动。

归根结底,是他对淳于量的想法不一样了。

公冶长能坦然接受这件事,也想得透彻。

如果这辈子真要找个相守一生的人,而这个人是淳于量的话,他愿意去试试,虽然他还没想起来十五年前到底怎么与淳于量相识的就是了。

公冶长一步又一步缓慢地走到了淳于量跟前,还未来得及说什么,就被忍耐多时的淳于量拥入怀中。

“恕臣失礼了,王爷。”

公冶长被抱后,听着淳于量说的话,瞧着淳于量先斩后奏般的做派忍俊不禁配合道:“嗯,今日本王心情好,就先宽恕你这一回。”

“多谢王爷。”

淳于量回罢,一手揽紧公冶长的腰,一手掌于后脖颈处,头还搁在公冶长颈肩蹭了蹭,眷恋又迷茫道:“王爷,臣现在是在做梦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