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两人穿过垂花门进了内院。
天棚下,茶桌旁,云稼辰正拿着个椰菜娃娃逗秧宝玩儿,多福、吉祥长大了,一猫一狗围在两人身边打转,走廊下挂的鸟笼里,蓝颏儿啾啾叫着,真是好不热闹。
“大哥——”秧宝余光扫过垂花门,看到走来的懿洋,把刚拿到手的椰菜娃娃往吉祥身旁一抛,撒腿朝懿洋奔了过去。
吉祥跃起叼住飞落的椰菜娃娃,多福伸爪来够,吉祥扭头躲开,追着秧宝朝懿洋跑去。
懿洋张手接住扑来的小妹,抱起,踢开撞来的吉祥,冲看来的云稼辰喊了声“小舅”。
云稼辰扫了眼俞长征手里的行李箱,笑道:“忙完了。”
“暂告一个段落。”懿洋抱着秧宝走近,“你去云省见到云姨和苏伯伯了吗?他俩最近还好吗?”
云稼辰往椅子上一坐,慵懒地朝后一靠,端起茶壶给自己续了半杯,“人是见了,就是没怎么相处,你也知道他们是军人,而我……现在拿的是港城户口。”
秧宝不满懿洋的注意力都在云稼辰身上,拍拍他的肩膀,关切道:“大哥你饿不饿?要不要洗漱休息会儿?”
饿了,也累了。
懿洋放下秧宝:“我去洗澡换身衣服,你让宋姨给我下碗面。”
秧宝应了声,撒腿往外跑。
云稼辰指指三间正房,示意屋里有人。
懿洋微一颔首,走进大书房跟说话的苏宏胜、张杨、颜东铮和来家的石医生打声招呼,回房拿上换洗衣服去浴室洗漱。
石医生第一次见懿洋,看着他的背影,跟颜东铮笑道:“你家这小子,有你几分风骨。”
颜东铮笑笑:“等会儿麻烦您帮他看看,孩子出生时早产体弱,我和小卉初为人父母,不会顾照,小时候没少生病,再加上那会儿在云省,能给孩子提供的营养有限。回来后去医院检查,多是让食疗,可你也看了,他喜静,不爱活动,吃饭上就不如竟革、秧宝。”
苏宏胜跟着道:“我那有百年人参,雪蛤、虫草、燕窝、灵芝、鹿茸……你看需要什么,我让人去拿。”
石医生咋舌,大手笔啊!
“行!”石医生转头看颜东铮,笑道,“马上就入冬了,冬季是进补的季节,既然苏老这么富有,不如我给你们一家人都号号脉,根据个人体质,写几道药膳,让小宋隔天给你们用砂锅炖上一道,来年保证你们一家个个体壮如牛!”
这词形容的。
颜东铮默了默:“有劳!”
石医生朝他招招手,示意他坐过去一点:号脉。
颜东铮起身走到他身旁坐下,石医生号了左手,号右手,拿笔刷刷写下三道药膳。云稼辰院子待得无聊,走进屋,凑过来,低头看了看,见里面加的不是雪蛤就是鹿茸,笑道:“东铮哥,你肾虚啊!”
颜东铮脸一黑,瞪他。
石医生哈哈笑道:“雪蛤,味咸、甘、性平,可补肾益精,润肺生津、养阴养颜,补虚损,解劳热,抗疲劳。这道药膳,不止东铮需要,小卉、苏老、颜教授也可多食。”
“再说鹿茸,性温、味甘,壮元阳、补精血,益精髓,强筋骨。主治虚劳赢瘦、精神倦乏,眩晕、目暗、腰膝酸痛等,东铮虽说肾好,腰好,却有些精神倦乏,目暗、肺咳之症。”
颜东铮颔首,民俗学校的应聘合同他签了。为此,最近被布朗先生拉着抓壮丁,说什么文学院只有建成中式风格,才附和他对华国五千年渊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的设想,遂把文学院的设计规划交给了他。
他已经有半月没休息好,每天上学之余不是在翻资料,就是带着人测量地形画图。
“石医生,”颜东铮起身坐回原位,“麻烦你给我叔公也号号脉,开两道药膳。”
苏宏胜一直都有在进补,只是秋季的方子,已不适合冬日食用,石医生号过脉,重开了几道。
云稼辰在旁看着听着,往张杨身旁一坐,笑道:“要说调理身体,还得中医药膳!苏老决定了吗,开办中医馆?”
“不是中医馆,”张杨纠正道,“是中医药大学、中医院和中医药研究所,及药材培育基地。”
云稼辰一愣:“我记得京市有所中医学院。”
石医生点头:“它今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也有自己的中医药研究所。”
云稼辰一听,转头对张杨道:“那你们再办不是重了吗?人家是公办的老牌重点学校,对打的话,你们可没有什么优势,还是你和苏老准备换个地方建校?”
张杨看眼苏宏胜,道:“京市的中医学院、研究所,我和苏董这两天去看了,这所学校成立于1956年,71年至77年与原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合并,现在中医研究院撤出,它已不具备医药的研发能力,再加上校址不大,缺乏维护,老师下/放,课本不全,实验器材基本没有,毫不客气地说,它在我眼里就是一个老破小,没有一点抗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