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下时间,有小半月了,沐大林心里有点不舒服,觉得秧宝跟家里没有他想的那么亲:“晚上不走了,在家住几天?”
秧宝摇头:“不了,晚上我要跟爷爷上钢琴课。”
沐家在一楼,48平方米,两室一厅一厨一卫一阳台,父母住一间,老四带着孩子住一间,沐大林住阳台,面积小,建筑空间多,每个空间就显得极为逼仄。
沐满仓听着客厅里传来的声音,怎么有点耳熟:“老二,谁来了?”
“外公,”秧宝挣开沐大林的怀抱,跑进卧室,嘻笑道,“我来看你了。”
“秧宝!”沐满仓放下手里糊的纸盒,伸手接住扑到床边的小家伙,惊喜道,“什么时候回来的?”
“有几天了。”秧宝抬腿爬上床,在他身边坐下,“外公,你好点了吗?”
“好多了,你看我现在都可以半靠坐在床上了,”沐满仓笑道,“秧宝跟爷爷回来的吗?”
“嗯。”秧宝打量着床上的老人,比着第一次相见,白了胖了,精神奕奕,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你大哥小哥没跟着回来?”
“没有,他们要上学。”秧宝踢了踢垂在床下的小脚脚,“外婆和宝宝呢?”
“去你大舅家了。”沐大林端着碗白糖水过来,“来,喝点水。”
秧宝确实有点渴了,然而一口灌下差点没吐了——齁甜齁甜,腻嘴,也不知沐大林放了多少白糖。
“外公你喝。”秧宝转手把碗塞给了沐满仓。
沐满仓哪舍得跟外孙女抢喝的,摆手不要。
沐大林看出秧宝不喜欢喝,有点挫败:“爸,你喝吧,我带秧宝去小卖铺买瓶汽水。”
秧宝对那碗糖水真的是敬谢不敏,闻言忙跳下床,拽住沐大林的手往外走道:“对对,买汽水。”
小卖铺离老大家没多远。
买完汽水,甥舅俩去沐大同家。
沐大同找颜东铮借两千买的这套房,格局跟家里分的一样,区别在于,空间大,在二楼。
两人到时,戚彩和郑大梅正在缝制窗帘,用的是偷偷找纺织厂员工买的瑕疵布。
“外婆,大舅妈,”秧宝进门笑道,“我回来看你们了。”
“秧宝!”婆媳俩忙放下手里的活,挨个儿抱着小家伙相亲了番,“什么时候回来的……”
聊了会儿,老四下班过来,一见面便问道:“秧宝我看你带的手帕、团扇特别漂亮,哪买的?”
“我跟爷爷去姑苏游玩买的。”
沐大林诧异地挑挑眉:“秧宝去姑苏了?”
“嗯,前天刚坐车回来。”
沐大林知道误会外甥女了,歉然地摸摸她的头:“坐车累吧,怎么没在家多歇两天。”
“昨天在家已经歇过了。”
“秧宝,”老四拉过小家伙,“你买的手帕多少钱一条?能进货吗?”
秧宝如实道:“15块。”
“这么贵?!”
秧宝点头,跟着道:“个人不能进货,必须供销社、百货商场这样的单位开条才可以。”
第120章
供销社、百货商场的进货条呀, 她还真没有门路弄到,不过,老四打量眼被颜教授和姐夫捧在手心里娇宠的外甥女, 捏捏她肉嘟嘟的小脸:“秧宝, 你爷爷教了大半辈子书, 有没有学生在供销社或是百货商场工作?”
秧宝扒着竹编小车, 探头看了眼呼呼大睡的宝宝:“我不知道呀, 没听爷爷提过。”
老四双眼骨碌碌一转,戳戳秧宝的小肚:“过年的压岁钱, 秧宝给妈妈了吗?”
“没有,妈妈不要我的钱。”
老四回头瞥眼看书的二哥,商量着买菜的姆妈和大嫂,红唇凑近秧宝耳边小声道:“秧宝有多少压岁钱, 能跟四姨说说吗?”
压岁钱啊,抛除见面礼, 能有三百多吧。
老四心头狂跳,她费尽心机攒了十年也才五百,没想到小小一个娃娃,手里能握这么多钱, 三姐还真是心大,也不怕秧宝丢了或是被人骗了。
捏了捏指尖, 老四忍不住开口道:“秧宝能借四姨两百吗?”
秧宝被她眼里的热度, 烫了下,沉默了会儿, 掏出荷包, 零零碎碎有17.55元。
老四接过来点了点——嫌少,刚要说什么, 抬眼瞅见荷包里露出来的侨汇券,心头一喜,抱起秧宝进了娜娜住的房间,关上门,把人往地上一放,夺过荷包,捏着穗子往下一倒,哗啦一声,粮票、副食品购买券、工业品购买券等,足有27张。
问都没问,钱票往荷包里一装,揣进兜里,伸手拽过秧宝,全身搜了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