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前的锅炉旁,苏团长早在他们入住前就买了几大麻袋煤,省着点能烧到开学。
和好,把正房客厅的地暖烧上,其他几间晚点再烧。
“吃饭了。”有煤气灶,两人的饭一会儿就好了。
餐厅没烧地暖,沐卉直接在厨房支了个小桌,搬来两张小凳,一人一大海碗鸡蛋葱花面,另拌了个豆皮白菜心。
厨房一角,云依瑶给买了很多萝卜白菜大葱,以及两筐他们从云省带回来的茄子、西红柿、黄瓜、青椒等,用稻草隔着,外面罩着旧毛毡,还有十来斤粉条、五六斤豆皮、两斤豆油,再加上沐卉他们从沪市带来的火腿、腊味、菜干,足够一家人吃到三月中旬的。
“大米白面杂粮,剩的不多了。”
颜东铮:“吃完饭,我去友谊商店看看。”带的有侨汇卷,倒不但心买不到粮食吃(这时去粮店买粮,需要本地户口本、粮本)。
只竟革和秧宝的户口得赶紧解决,不然,上学、看病都是问题。他、小卉和爸爸的户口,报道时会转去学校,懿洋是宅子的户主,他的粮食关系已转至街道办。
孩子的户口随母,可沐卉现在是学生,竟革和秧宝不可能随她落户农校,人家不允许。所以,得以沐卉的名义买套房。
吃完饭,颜东铮收拾好厨房,拿上面口袋,骑自行车去友谊商店买粮。
沐卉看了下早上走时泡的老面,坐在温水里,饭前她又换了一次温水,现在已经起气泡了,舀上两瓢白面、一瓢玉米面,掺和着把面活上。
将面盆坐在换过的温水里,泡上把粉条,沐卉去杂物房找了几块好木头,懿洋买的有成套的家具工具,她拿来做了几个不同形状的相框,拿砂纸打磨平滑,喷上底漆、刮上腻子……最后,刷上大红的面漆,晾着,拿上钱票出门,去土产门市让人照着她要的尺寸划了几个平面玻璃,回来把相片一装,几个房间或挂或放,立马平添了几分生活气息。
瞅了眼斗柜上的座钟,沐卉去厨房看活的面,开了,扒一下密密麻麻的都是小气泡。挽起袖子,取了颗白菜,剥去几层干枯的外衣,露出白嫩的叶片,切切剁碎,盛进瓦盆里,捞出泡软的粉条冲洗两遍,剁碎,再剁一斤火腿肉,掺和在一起,放入盐、花椒大料粉和一点辣椒面,热油一浇拌成馅,沐卉蒸了一锅包子。
颜东铮骑车回来,包子刚蒸上,放下大米白面豆面玉米面,绿豆和大豆,抬腕看了下表,“爸他们还没回来?”
“没呢,竟革和秧宝肯定是玩疯了。”
可不,公园的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很多小朋友在上面溜冰。
秧宝他们来收集梅花雪并没有带溜冰鞋,不怕,旁边就有租的,两毛钱,玩一小时。
一个小时哪够啊,竟革是什么花样都想学,为此还自掏腰包请了一个滑冰很厉害的少年教他玩了两个小时,眼见天都暗了,还舍不得走呢。
四人坐出租车回来,包子刚出锅,小米粥还缺点火候。
洗洗手,竟革也不怕烫,一手一个包子,大口吃了起来。
懿洋秧宝拿小碗装了,用筷子夹着吃。
怕腻,沐卉又拌了盘萝卜丝,夹了三块豆腐乳在碟子里。
颜东铮帮颜明知把收集的五坛子雪水抱进院,四下看了看,也不知道要埋哪,前后院都铺着青砖。
“埋在后院天井吧,揭开几块砖,回头再铺上。”
颜东铮应了声,拿铁锨撬了几块青砖,去前院提桶热水浇上,吃完饭,就是廊下的光,挖了个深坑,把五个坛子埋上,多余的土留着和煤。
三个孩子玩累了,吃完饭,秧宝和竟革的双眼就睁不开了。
沐卉带着秧宝去卫生间洗澡,完了,懿洋带着竟革进去。
颜东铮收拾好厨房,端了杯白开水给颜明知:“我明天想四处逛逛,看哪儿有卖房的,买套给沐卉,先把竟革和秧宝的户口上上。”
“行啊,你多看看,我还想给秧宝、竟革一人买套。”
颜东铮失笑:“我是孩子的父亲,你把房都买了,我给他们做什么?”
颜明知眉一挑:“你有钱?”
“有几块原石,现在开出来处理了,有点亏,这样吧,我把原石抵给你,等我有钱了,算上银行利息赎回。”
见儿子这么认真,颜明知也不跟他争,只笑道:“行啊,两万够吗?”
“一万就行。”
翌日一早,沐卉带着三个孩子在家,颜明知随儿子去了趟银行,取了一万给他。
把一万和颜明知送回家,颜东铮去房管局找吕季同,他在房管局工作,对房源肯定清楚,比他瞎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