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是什么补偿没做好,这才让人家有了这么大的怨气?
这般想着,吕团长就披衣起来,取过一旁的拐杖,拄着缓缓走了出来。
正好与端着饭盒出来洗刷的颜东铮、竟革走了个对头。
吕团长不认识父子俩,一家三口的资料是保密的。
双方擦肩而过,吕团长招手唤了张兰出来,带她找列车长借了间办公室。
“张兰同志,听说你高中毕业,在农场小学当过七八年老师,我想思想觉悟方面肯定没问题,对吗?”
张兰坐在他对面,不安地绞了绞手。
“诽谤罪听说过吗?”
“我没有诽谤,我说的都是事实!”
“证据呢?”
张兰哑然。
“你应该很清楚,方才你在包厢说的话,传出去会造成什么后果!谣言如刀,你这把刀够毒的啊,张嘴就想灭人一家。”
“我、我就是说说……”
吕团长目带审视地看着她,半晌,冷冷道:“作为一名烈士家属,只要你提的要求,能满足的我们尽量满足。同样,若是发现哪天你以一己私利,言行危害到我们的同志,我们必也不会手软,军事法庭从来不是摆设!望你悉知。”
张兰头上的冷汗都下来了,懦懦地点点头。
“最后送你四个字‘谨言慎行’!”
秧宝收下童永安的糖,拿包牛肉干还他。
童永安当场撕开芭蕉包,捏了块丢进嘴里。
为了防腐,牛肉干在制作时放了好多盐。
秧宝看着都觉得咸,哒哒跑进包厢端了杯蜂蜜酸缸子水给他。
童永安尝了口,还别说,挺好喝的:“这里面都放了啥?”
“蜂蜜,酸缸子。”
“奢侈!”童永安嘴里这么说着,却一口接一口,转眼就把一杯水喝完了。
颜懿洋依窗在看书,闻言,抬头瞥了他一眼。
“永安哥哥,你们也回沪市吗?”
“不是,我们回京市。到了沪市还要转车。”
“哦,过了年,我们也去京市。”
“真的,什么时候去?我去车站接你。”
“初七。”
“车票还没买吧,要不要帮忙?”
秧宝摆摆手,买票是爸爸的事,她就不掺和了。
翌日,上午十点多,火车到站。
秧宝跟童永安挥手告别。
颜东铮先一步下去,窗户打开,沐卉抱起竹筐,从窗户递出,颜东铮在外面接。
懿洋和竟革则将一个个竹筐、麻袋推到妈妈脚边。
秧宝帮不了忙,背着书包等在一旁。
“东铮!”颜明知好不容易挤过人群,找到车厢所在位置,看着窗下埋头接放东西的高大身影,松了口气,还好没有错过。
颜东铮回头,父子俩相互打量了眼,颜明知抬手拍了拍儿子的肩:“壮了,高了。”
当年离开时,还是十七八岁的少年,瘦条条如青竹一根,再回来已是而立之年,娶妻生子,肩上扛着养家护口的重担。
“爸!”
颜明知眼眶发酸:“诶。”
颜东铮抬手一指:“给您介绍一下,沐卉,她旁边是老大懿洋,老二竟革,后面冒着小脑袋的是秧宝。”
母子四人挤在窗前,齐齐冲他挥手,笑容灿烂:“爸/爷爷。”
“诶、诶……”颜明知神情激动地走到窗下,伸手接过沐卉递来的秧宝,抱着颠了颠,“秧宝有点轻哦,冷不冷?”
秧宝伸手揽着他的脖子,贴了贴脸,咯咯笑道:“不冷,爷爷,你怎么才来呀,我还以为我们就一家人呢。”
这话说的,颜明知就瞪儿子,肯定以及确定,他从没在孩子面前提过自己,这是多不待见他这个爹啊?
这事没法解释,颜东铮抱下竟革往他怀里一塞,让他一下子抱俩,亲热去吧。
第42章
颜明知来时叫了两辆三轮车, 只是他走得太快太急将两名车主远远抛在了后面。
等两人赶来,颜东铮已经从沐卉手里将行李一件件从窗口接出。
东西太多,两辆三轮装不下。颜东铮和懿洋拆开用草席卷着的三轮车架, 找出工具, 飞速组装好, 将剩下的几个竹筐撂放在车上拿麻绳交叉一捆, 一行人这才推着车子, 带着孩子往外走。
颜明知就很好奇,回来怎么还带个又丑又笨重的架子车?
没有上漆, 原木色的车架,配着三个硕大的车轮,可不就是又笨又丑。
秧宝不觉得,在她眼里, 她的雪糕车蠢萌蠢萌的可爱极了。
“爷爷,这是我的雪糕车, 好看吧?大哥和子瑜哥哥帮我做的。”秧宝挺着小肚子,一脸骄傲。
“你大哥做的?”颜明知仔细打量着原木色的车架,秧宝不说,他还以为请的老木工师傅做的呢, 全车上下没有用一个铁钉,用的最古老的榫卯工艺, “懿洋拜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