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这些年的老本早就被镇北军掏空了,偏偏北塞酷寒,又不是适宜种植庄稼的地方,以至于才不过半个月,整个镇北军在吃食上就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了。
镇北军上下都对此十分懊恼,让这些兵士上阵杀敌一个顶三个,让方家父子排兵布阵也很有一套,但是若问他们从哪里能弄来粮食,养活这镇北军上下三十万口,他们就束手无策了。
方洄更是舌根苦涩,“若不是我……”
听到方洄的声音,方琼知道他想要说什么,皱眉阻止,“这不关你的事,是摄政王狼子野心,即使不是你,也会是其他人,也有其他的借口来对我们动手的。”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就是这个意思。
可即使是互相鼓励,也并不能改变镇北军的处境,随着粮食日益减少,已经有一些底层的军士有其他的想法了,毕竟,即使他们对镇北军再忠诚,可是忠诚并不能当饭吃。
而也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明喜出现了。
这一路从京城到达北塞,明喜吃了不少的苦,若不是天生机灵,再加上看了皇上给的小册子,恐怕明喜早就在半路消失无踪了。
毕竟现在大楚已经是风雨飘摇,路上绿林豪强多得很,即使是难民,也是穷凶极恶的存在。
也就是在这样的艰难中,明喜勤观不辍,终于在到达北塞之前,将小册子里面的一些知识融会贯通。
而明喜拿出来的第一样东西,也是沿途最好做的东西,就是细盐和细糖。
盐这个东西只需要用粗盐提炼,就可以得到白如吸粉的细盐,而糖这个东西,就相对不是那么简单容易——明喜花了大价钱买了些南方的甘蔗,这才提炼出些许,但也不多。
这两样东西在至今仍然吃粗盐,连蜂蜜都没吃过几次的人眼中有着万分的吸引力,就算明喜的身份实在是太过可疑,但还是第一时间被方琼和方洄接见了。
“见过大将军,方小将军。”明喜不卑不亢的行了个礼。
方琼和方洄摆了摆手,没有多说,而是直接开门见山道:“不知明喜先生拿如此礼物上门,有何贵干?”
明喜知道这些军人的性子,不喜弯弯绕绕,所以也直接道:“将军也应该看出来这两样东西的价值了吧,我想做这门生意,但是我没有背景,不知道镇北军,可不可以当我的背景?”
方琼直接呆住了,等等,这人上门来是找他们当靠山?他本来还以为这人找他送礼是当说客或者有什么不方便的事要找他们去做呢,原来居然是找靠山的吗……
方琼呆住,明喜观察了许久也没见他眉眼跳动一下,还以为大将军不为所动呢,于是只好抛出自己的条件,“如果大将军肯当这个背景,我愿意分与大将军所得的三成利润,若是大将军肯提供人手和材料的话,我愿意分润大将军七成,这是我的底线。”
方琼此时此刻终于反应过来了,瞪圆眼睛,瞬间点头,“一言为定。”
三成欸,这个细盐和雪花糖,一看就是精贵东西,卖出去不知道有多少人抢,多少钱都不够赚的,而这个傻乎乎的明喜,居然只当靠山就给三成利润,提供人手和材料就有七成利润,方琼有什么理由不答应呢?
这简直就是为了镇北军而生的,要知道镇北军什么都不多,就是人多,干活的人那不是大把大把的存在吗?至于原材料——可以组建一个商队,有手下这群兵崽子在,哪个劫道的山匪不想活了敢抢劫?安全性也有大大的保障。
方琼陡然发现,这里面居然全都是对他的好处。
虽然他人老实,可是他不傻,这样优厚的几乎量身定做的条件……“这条件对你来说应该不算优厚吧,而且如果寻找靠山的话,你还有很多选择,何必选择我呢?”
明喜此时已经放松下来,从方大将军刚才的表现来看,这件事已经八九不离十了,所以轻松解释道:“我是得罪了皇上被撵出宫的,我这样的身份,京城和一些有背景的人家不会要我,即使假意与我合作,最终也不过是与虎谋皮,我信不过他们。”
“而相对于这些人,镇北军就可靠多了,首先,你们现在缺钱。”明喜笃定道,“其次,你们也得罪了皇上,现在属于通缉中。”
“至于最后,我相信镇北军的人品。”
整个大楚,你可以不相信皇上,不相信摄政王,不相信任何人,但是你绝对可以相信镇北军——这是镇北军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名声。
方琼心中熨帖,觉得明喜这小子还不错,当即也不再盘问了,而是直接决定放手让明喜去做——当然,也是因为,镇北军现在的情况已经刻不容缓了,即使明喜是个骗子,镇北军也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欺骗了,但若是真的,镇北军就可以起死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