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宋雪一个人,宋雪想到这三个人居然拧成了一股绳儿,这是诚心排挤自己。
不由得又羞又气。
长这么大,她还没有被别人这么对待过。
陈安安三个人打听了一下食堂的方向,走到这里才发觉这里的食堂和他们那边食堂的确是不一样。
食堂又干净又敞亮,而且食堂的这个建筑物和其他的房屋区别开。
上面明晃晃的挂着食堂的招牌。
这个时间点是饭点,进进出出的人不少。
不光有食堂的职工,而且还有食堂的病人来打饭。
陈安安看到这一点,心里一下子就明白过来,饭票应该是在食堂买。
三个人走进食堂,果然看到一进门口的地方摆着一张小饭桌,后面坐着一位食堂管理人员。
有人在跟前买饭票,不过都是买少量的饭票。
陈安安走了过去,等到没人的时候才上去问。
“大姐,我们是来咱们医院学习的,这个饭票儿应该怎么买?”
“你们是来学习的呀,有学习工作证吗?
有的话在这里登记一下,签上名,按上手印儿。
这样的话一个月只用掏5块钱。
就能按咱们职工的标准,让你们吃一个月的饭。剩下的医院会补贴给你们。”
眼前50多岁的中年妇女其实马上就要退休。
食堂领导才安排她干这个最轻松的活儿。
人家年轻姑娘过来叫自己一声大姐,不由得有点儿心花怒放。
自然也愿意多说几句。
第192章 为了一口吃的
三个人急忙掏了工作证进行登记之后交了五块钱,连粮票都不用交。
而且大姐还看在陈安安嘴甜的份儿上给他们登记的时候。
按照特殊标准登记。
原来每个大队来的都有一份儿特殊津贴,不过一个大队只能有一个人享受。
可以每个月多补贴一人份的餐费。
相当于一个人吃两份儿。
这年头儿粮食多金贵呀,食堂这份儿补贴简直相当于是神来之笔。
陈安安千万谢的谢了大姐。
大姐可是悄悄说了,这种事情,他们一般是不会告诉这些来培训的人员。
也就是说这种待遇想给你就给你,不想给你这大姐可以给了本院的职工。
这个待遇可有可无。
陈安安自然领大姐的情。
“吴大姐,我看着您好像脾胃不太好。是不是平常消化不良,老放屁,而且精神不好,睡眠也不好?”
陈安安自然想和食堂的人打好关系。
卖饭票的大姐愣了一下神。抬起头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陈安安问道,
“你咋知道的?”
“大姐,我是学医的,我家祖上是中医,而且是几百年的中医,多少还有点儿本事。
您这个我一看面相就能看出来。
要是您方便的话,下了班儿去我宿舍找我。
我给你扎两针,一个礼拜差不多您就能缓解。
今天晚上回去,我保证您可以睡个好觉。”
“哎呦,妹子真没看出来,行啊,大姐在这里谢谢你。等到下班儿之后,大姐去找你,你叫啥呀?”
卖票的大姐因为这个毛病心烦了很久,最近一个多月都没睡好觉。
没想到被人家两眼就能看出来,自然有些信服。
“好嘞,大姐,我姓陈,叫陈安安,是新来的培训人员,您到前面的1栋201我就住在那儿。”
“行,你这姑娘,我看着还是个实诚人。
大姐告诉你我姓赵,你到9号窗口去打饭,打饭的那个是我弟弟。
都是自己人,肯定亏不了你。”
赵大姐笑着冲陈安安挤了几眼。
陈安安有些诧异,还真没想到来到这里还能有点儿特殊照顾。
陈安安和傅明月他们三个人来到九号窗口。
在那里排队的时候才发觉前面那个人居然是宋雪。
宋雪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队伍里,手里拿着饭票,显然人家一开始就办好了。
看到他们三个人冷冷的哼了一声,扭过头去一副高冷的模样。
很快就轮到了宋雪,打饭的是一个30多岁的中年男子。
接过送去的饭盒儿,指了指面前的饭菜,说道
“打哪个?”
“赵师傅打一份儿红烧排骨,再打一份儿酸辣土豆丝,二两米饭。”
宋雪显然是认识眼前这位赵师傅。
赵师傅听了这话,嘴角勾了勾,皮笑肉不笑的拿着勺子挖了半勺红烧排骨倒进了饭盒里。
宋雪急了。
“赵师傅,我要一份儿排骨,你才打了半勺儿。”
“一份儿排骨就这么多,你要不要?不要就让后面的人来。”
赵玉刚早就看眼前这个宋雪不顺眼。
宋雪的父亲是他们医院的外科主任。
可是宋医生的风评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