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个样子不是得病了。”
陈安安带着自己的工具推了一把小同志说道,
“快给我领路,看看其他人的伤。咱们没时间耽误。”
傅淮安急忙上前两步跟在陈安安的身旁问道,
“你刚才说他不是得病,那他是为什么这个情况?
他刚才的确是吐血,也昏迷不醒。”
“他不是受伤,他是抽大烟,烟瘾犯了。”
陈安安的话,让傅淮安一下子站在原地,没缓过神儿来。
的确那些年遗留下来一些恶习,有些人有抽大烟的习惯。
不过国家经过整顿以后已经把这些都杜绝,基本上现在没人敢触犯国家法律。
这几十年以来,这东西基本上人们生活当中根本看不到。
谁能想到居然是这个?
不过有些人还会偷偷摸摸的自己种这个东西。
所有人看到吴大壮的时候是真没往那方面想。
傅淮安脸色铁青,立刻带着身边的人朝另外一个方向走去。
这可是很严重的问题,不光是吴大壮本人,而且吴大壮哪儿来的这些东西,毕竟队里可没有这方面的人。
吴大壮这么做相当于是可以队里所有人脸上抹黑。
不管是来源还是吴大壮本人,在这个事情里都得受到严厉的处罚。
第135章 灾民安排
陈安安接下来把队里伤员都处理了遍,等她处理完的时候都已经过去四五个小时。
大雨已经停了下来。
小米粥已经熬好了,每个人的水壶里灌了一壶。
陈安安也得到了一壶,是小同志专门给她送来的。
由于陈安安的治疗及时得当,很多人现在处境都已经好了很多。
有一些断胳膊断腿儿,全都已经包扎上,甚至接好了骨头。
不少人都是感激陈安安的,这会儿缺医少药,路上大家都疼的要死。
有了陈安安的这一下,不管好不好,总觉得比刚才轻了不少。
陈安安喝了热乎乎的米汤,感觉自己晕晕的头好多了。
雨停了,大家继续赶路,终于在第二天早上之前赶到了县里。
伤员全部都送到了医院,而剩下的这一些灾民全部被安置到了县里的图书馆,招待所还有学校。
虽然县城小,但是总要安置这些灾民。
很多人就地打地铺。
陈安安没去招待所,她是傅淮安的媳妇儿,在这里必须发扬风格,高风亮节,这是必须做到的。
无论她有没有因为傅淮安受益,都必须做出表率作用,尤其是灾民当前。
所以招待所的位置全都让给了有需要的老弱妇孺,而她和其他灾民一样,被安排到了图书馆。
县图书馆的1楼大厅里就成了安置他们的地方,大厅的地下全没的是水泥地,所以基本上铺一床褥子就能席地而卧。
这一次遭灾的群众差不多有3000多口人。
旁边因此受灾迁移的群众加在一块儿差不多有7000人,也就是说1000人需要得到安置。
陈安安他们这些只是安置了一部分。
陈安安和其他灾民一样,一人被发了一条褥子,一条棉被,然后就安置到了图书馆。
这会儿她和傅明月还有傅老太太缩在角落里,以家为单位,他们聚集在一起,这会儿想分开也分不开。
三条褥子铺在一块儿,形成了一个大通铺,三个人坐在铺上。
傅淮安自从离开就没有出现过,没时间和他们打招呼。
好巧不巧,在他们隔壁的就是上一次陈安安给接生的产妇他们一家子。
产妇这会儿躺在肚子上,身上盖了一条被子,面色蜡黄苍白的直哆嗦。
虽然躺着怀里还抱着个小婴儿。
那孩子老是在哭哭生病,不响亮,但是就是像小猫一样的呜咽声,依然是哼哼唧唧了一晚上。
陈安安在一旁听着,总感觉这孩子似乎不太好。
理论上是应该送到县医院去检查一下,也不知道为啥产妇居然没有去招待所。
按理来说,像她这样的产妇和刚出生的婴儿应该安排到那里。
女人身旁只有三个小丫头,而老太太和男人基本上都不在这里。
只有到了吃饭的时候才会回来。
这会儿政府救助灾民,所以一天管两顿饭,三顿饭实在是管不起。
早上10点一顿饭,下午3点一顿饭,基本上都是玉米面糊糊或者是白面拌汤。
会一人发一个玉米面馒头,有时候会有点儿咸菜丝。
这会儿可没人挑剔,毕竟他们现在灾民,政府管吃的已经算是妥善安置。
其实这些饭菜比自己家的好多了很多,人家连这个都吃不起。
到了吃饭的点儿。
吃饭的锣声又响起,大家都急急忙忙起身去排队,生怕排的晚了,到自己领的时候少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