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还在山上的时候,每年生辰师姐们都会给我做很多好吃的,还会收到各种各样的礼物。”令歌回忆着那些美好的日子。
“明秋和玉鹤都是师父送给我的,今年甯霞师姐也做了两身衣裳和两条手绢送给我,有一半我送给了你。”
令楷笑着,说道:“多谢令歌的好意,那衣服和手绢我很是喜欢。从今往后,你肯定会收到更多的礼物。”
听到这,令歌稍微舒心,似乎入宫也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可以荣华富贵,衣食无忧,还有各种逢年过节和生辰寿宴的礼物,虽然这些都不是自己所求的,但有这些也无妨。
两人一直说着彼此不在时候所发生的事,令歌告诉令楷,自己和无忧去吴府给吴哲治病,吴哲在自己的“接骨手”下嚎啕大叫。
令楷笑个不停,“那可真是罪有应得,如今吴哲算是捡回一命,想来从此以后他也不敢太耀武扬威了。”
令歌颔首,他听令楷说起,吴哲虽然秋闱买榜,但此事并未追查到吴哲的头上,日后吴哲只需安分守己,担任一个小官,倒也可以安然无事。
之后,两人不断地聊着过去的故事,将他们所经历的,所珍藏的,悉数不曾保留地分享给彼此。
烛火渐燃渐短,却依旧将一切勾勒得清楚明了,是令楷俊美的面容,亦是心里逐渐浮出水面的答案。
令歌犹豫不决许久,最终开口说道:“阿楷,有个问题我想了很久,我想问你……”
正说着,远处忽然传来一声鸡鸣,令歌停下话语,同令楷一样,纷纷看向天边,只见天色已经渐渐变亮。
“什么问题?”令楷回过头来问道,一双眼睛里似乎在期待着什么。
令歌微微一叹,话到嘴边最终还是收了回去,他站起身来,说道:“罢了,马上天亮了,我得回去了。”
令楷一时恍惚,只觉时光倏然,这一夜转眼便已经从指尖流走。
令歌从令楷身边经过时,令楷牵住令歌的衣袖,真挚地说道:“此番一别,还望令歌珍重。”
令歌停下脚步,偏过头看着令楷,浅浅一笑,回应道:“好,阿楷你也是。”
随后,令歌继续往前走去,令楷的手指从令歌的衣袖上滑落,手心只余浅浅的温意,转眼即逝。
走到屋檐边时,令歌侧过身看向令楷,说道:“方才的问题,日后若是有机会我再向阿楷你请教。”
“随时欢迎。”令楷微笑着,心墙却有一抹灰影悄然蔓延。
令歌浅浅一笑,随后纵身一跃,飞檐走壁,如清风一般,穿梭在各个房屋之上,奔向远处。
令楷则依旧坐在屋顶上,看着令歌的身影渐远,看着天边泛起鱼肚白……
离开太学府之后,令歌独自一人走在蒙蒙亮的长安街道上。
黎明前微风渐起,拂动着令歌的衣裳和发带,他并未再戴面具,只是逆风而行,感受着微风拂面带来的温柔触觉。
令歌停下脚步,因为眼前不知从何处飘来朵朵白色花瓣,正从他俊美的面颊两侧飘过。
他伸出手,接住一朵飞花,抬眼望去,他发现自己正在一棵繁花盛开的树下。
微风拂过,满眼落英缤纷。
停留良久之后,令歌继续向前走去,并放开手中的花朵,任其随着微风飘零四周。
第71章 临清之玉:3
长庆十四年,四月十六日,长安皇宫,金銮殿。
金銮殿陈设精美,布局工整,住着天下至高无上之人,虽然望之俨然,但在殿内书画的陪衬下并未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
令歌走进殿中,他注意到,殿中萦绕着龙涎香的同时,空气中还飘浮着一些汤药的气味。
“令歌。”皇帝见令歌前来便欣然起身,朝着令歌走来。
黄公公等宫人知趣,不动声色地退了下去,一时间殿里只剩下皇帝和令歌。
“臣弟拜见陛下。”令歌朝着皇帝拱手,深深一鞠。
皇帝立马搀扶起令歌,和善地说道:“快免礼,只有你我兄弟二人的时候,这些规矩能免则免。”
“多谢陛下。”令歌颔首感谢着,从第一次见面开始,他便知晓皇帝是一个性情温和之人,对自己甚是上心。
“朕更愿意听你唤朕一声皇兄。”皇帝看着令歌含笑说道,皇帝生得英俊,唇边笑意更让他显得温和。
令歌微微点头,道:“皇兄。”
皇帝欣然一笑,“好,好。”
他开始上下打量着令歌,只见令歌今日身着那件兰花草广袖月牙白衣裳,尽显玉树临风之感。
皇帝赞叹道:“这身段、相貌、气韵,这世间除了你父王,便是你。”
一时间,皇帝有些出神,仿佛又回到过去临清王还在世的时候,那段悠然无虑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