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亲后,未婚夫被我攻略了(68)

这回,可算遇到将他不屑一顾的了。

石清摇头替自家主子惋惜之时,下属上前,附在他耳边汇报了一番。

一个时辰不觉已经过去,连发数箭,谢湛白净的面目上已染上红晕,待心中郁气略有消散,他这才收手,将弓往地上一扔。

谢湛一边解着袖口的束带,一边头也不抬地问道:“她究竟去做了什么?”连他请她说几句话,她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石清略有犹豫,这……

谢湛没听到回答,继而不悦地“嗯?”了一声。

这小小的一个字,透露出十足不耐,石清不敢隐瞒下去,实话道:“扶女郎今日是去了端王府,回去时,从端王府牵出了一匹骕骦马。”

闻言,谢湛自嘲一笑。

今日,眼看着她要走向他,扶潇朝她说了句话,她便喜笑颜开地跑了,还以为是去见什么了不得的玩意,原不过是得了一匹马而已。

呵,他在她那处,还比不得一匹马么?

脑中似又闪过一件事,谢湛走向浴室的脚步顿住,侧身问石清:“端王?可是原历阳郡那个端王?”

公子这可算想起是谁人了,石清极为严肃地点了点头。

※※※※※※※※※※※※※※※※※※※※

作家的话

为了大家有个概念,本文大梁的州、郡、县(架空了魏晋南北朝),类似于现在的省、市、区|县。一个王的封地,大概一两个市,可见不豪。

——

注 2:刺史领兵者,就是领兵的刺史。三国魏晋时,一州长官要么叫“刺史”,要么叫“州牧”(时期不同,叫法不同)。

还有不领兵的,叫“单车刺史”,一般比领兵的低一个品。

第47章 第063章 如人饮水

端王此王,对每一位谢家家主而言,皆可谓不容忽视。

皆因,端王与谢家有着世仇。

先帝时期,太宁八年,谢家曾出了一个叛逆之徒——谢湛的叔祖父谢真。谢真对皇帝不满,手中又握重权,便意图篡位,取皇帝而代之。起事地点,便是京都近郊不远处,彼时陈恬祖父陈承所在封地,历阳郡。

此叛乱期间,陈承坚守历阳郡,但历阳郡遭谢真率领的叛军攻陷,陈承被收捕,并被谢真派人杀害。

当时陈恬之父,老端王陈藉,因为年幼而幸免于难。

也因此事,端王一脉人丁略薄。

而后,不谙真相的陈籍与谢家小辈们交好,直到陈籍成年,其母亲不得不告知他父亲去世的真相。再之后,陈籍曾有两次欲替父报仇,寻了谢湛叔祖父和祖父,皆被二人侥幸躲过。

谢家势大,叛乱被平复后,先帝不敢明面对抗,对谢真未有重罚,且劝说一心报仇的陈籍将仇恨作罢,陈籍不应。

无奈之下,先帝将陈籍封去了大梁边境,与大周相隔不远的建平郡。而后,才有建平郡被大周占领,端王接二连三丢了封地之事。

彼时,陈籍离建康城之前,曾信誓旦旦道:谢家之仇,端王子孙世代不忘,早晚会替祖先报仇。

谢湛祖父逝世前,曾将此事朝新家主谢渊言明,要求未来每位谢家家主皆要对端王一脉多加提防,其脉虽小,却忠正不阿,嫉恶如仇,不容小觑。

故而,作为下一位谢家家主,谢湛并不可将端王陈恬视作路人,尤其是他回京都任职之后。

多年掌刑狱案件的敏锐使然,谢湛看这陈恬赠予自个的未婚妻价值千金的良马,在公在私,他都只觉其心怀不轨。

偏那扶萱是个爱财爱物的性子,旁人献个殷勤,她也不深究其原因,今日将他这个未婚夫晾在一边,巴巴跑了。

哎,委实个个都不省心。

他揉了揉眉心,疲惫道:“查查陈恬何故调回建康。另,派人时刻跟着,若有异常,即刻来禀。”

“是。”

“多派个人,护着她。”

他?哪个他?

石清一怔,随即恍然大悟。

哦,护着“她”。

**

翌日一早,谢湛如常去了大理寺上值。

因这几日正值一季一度的记档卷宗之时,大理寺众人便齐聚到了一处,一时之间,同僚间交谈不断,肃穆的衙门难得热闹了一番。

盘点接近尾声,寺丞们开始了闲谈。

李寺丞拍着手中卷宗,感叹道:“还别说,我对这个案子至今记忆犹新。”

闻言,郑寺丞好奇地凑到李寺丞身边,看了一眼李寺丞手中的卷宗封面的名字,附和道:“是这个啊,我也记得!为情所困沦为罪犯的官,在我们这可不多啊。”

两人一言一语,立刻激起来杨寺卿的好奇心,他立马问道:“哪个案子?”

杨寺卿此人名杨滔,活脱脱就是个为了讼狱而生的人。他的好奇心十分浓烈,尤其是对桃色之事极为感兴趣,如今,为官恰巧掌管大理寺,接触到的案件无数,对自个经手过的京官趣事常常是如数家珍,与旁人聊起来滔滔不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