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婶子是知道自家小孙女多喜欢无味馆的吃食,自然收了,心想改日送些别的来也就是了。
邻居嘛,就是这么相处的。
其他人谦让过之后,也就接了。
晚间,薛冲回府之前,三娘给他装了两种花生:“回去哄孩子吧。”
薛冲笑了笑,点头走了。
第42章 毒瘤
刘大义从无味馆回来,就拿着那分来的糖霜花生。
进了门,他家的儿子正好迎上来:“爹回来了?”
“啊,丫头今天好了没?这是我从无味馆拿回来的,你拿去给她吃。”刘大义的老婆去的早,就留下一个独子。
独子成婚后,生了个女孩子,今年六岁。儿媳妇正大肚子呢。
这也是刘大义总去外头吃的缘故。
因为大肚子,所以岳母常来伺候,他就不大好意思在家里。
这些时候,小孙女身子不舒服。
请郎中看了,只说是受寒了。
就是不思饮食。
刘大义的儿子心想怕是孩子也不吃,不过还是拿去了。
没想到,刚叫起来,那孩子就自己要。
洗过手,捧着那小砂锅,一颗一颗吃的特别香,吃了一大把,还是她娘怕她吃太多不好。
拿走了。
小丫头吃过了糖霜花生,又要闹着吃饭了,说是饿了。
家里人自然欢喜的不行,急着给她煮了鸡汤面。
也正好儿媳妇怀着孩子,家里不缺鸡汤什么的。
谁料那孩子吃饱了,半夜却肚子痛了起来。
不到一刻钟,就吐出一团东西。
细看去,血肉模糊的一团,像是什么生肉,竟还会动。
吓得刘家人叫了郎中不算,还叫来了后街上一个神婆子。
这个神婆子也算是有些本事的,当即也是大惊:“还好是吐了,这什么东西,你们这是给孩子吃了什么?”
家里很正常的怀疑起那花生来。
神婆是个懂行的,尝过之后直摆手:“不是不是,这是好东西,好花生,带灵气呢!”
刘大义松口气,可又不知道孩子究竟吃了什么。
只听神婆说,就是污秽东西,但是家里谁也不会给孩子吃这个。
这一夜,吐了的孩子不少,凡是吃了花生的孩子都吐了。
但是有一家却因做母亲的瞧不上,没给孩子吃。
也就是这一夜,那李家的七岁男童丢失了。
过了好几天,三娘才在无味馆里听说了这个。
大家说起来,这一对,都觉得三娘做的花生有点神奇。
三娘一笑:“莫不是我还是个神仙不成?那是我去年秋天收的。要说有什么不一样……”
三娘摇摇头不确定:“我厨房里,供着灶王爷呢。那花生正好就在灶王爷跟前放了好久……难不成?”
“是了是了!”刘大义忙道:“那神婆子来,就说这花生有灵气,哎哟竟这么灵?咱们家里不也有灶王爷?”
“哎哟,可不好说。”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
三娘就笑道:“这灶王爷是家里的神,说不得就看顾一二。往后多上柱香就是了。”
众人都附和,又说起了那丢了孩子的李家,说是媳妇因为这个事也不跟他家过了云云。
回了后院,长生笑道:“那灶君可得感谢三娘。”
无端多了些香火。
三娘眯眼:“明日先去宋家,等我先宴请那一屋子吃喝好。后日再去处置这件事。”
虽说三娘不爱管闲事,可没事害幼崽的是什么东西,她看不过去!
第二天一早,三娘就和胡大娘一起出门去了。
宋家虽然不知道自家儿子执意邀请无味馆的意思,但是竟就真的没再请旁人。
给宋家老夫人过寿也不隆重,因为不是整寿,所以来的宾客不多。
三娘和胡娘子做的菜也不少,不过宾客的,还要府上厨子自己做。
她们俩单独做的,是给主桌的,以及后院一桌。
宋家不算太大,不过后院里寻一个空地方摆桌子还是能行的。
宋城一早就吩咐好了,他娘子梁氏满心不痛快,可夫君有安排。
她只能亲自将这个空院子收拾了,然后摆上大桌子。
明明没人,却要摆上一桌子饭食。
只是她不愿意时候,宋城就道:“你不是说我这段时间不对劲,你要是不好好办,我就只能继续不对劲。我不想叫家里害怕,你只管好好办好,过了今日我就好了。”
这一说,梁氏也不敢耽误了。
毕竟这年头的人,还是笃信鬼神的。
于是,三娘和胡娘子做了十个菜,做好一个,就端上去一个。
最后一道,是清蒸桂鱼。
是三娘亲自端来的。
宋城也终于找到机会过来,看着一桌子菜。
又看着那四副碗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