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尝尝看好不好喝。”
“四福晋知道您嘴巴刁,富察府今儿一早送了好些云南盛产的干菌子,拨了一半给您送了过来。”
别说弘昼,就连他们这些奴才都很喜欢富察·容月,觉得这位新进门的福晋是一点架子都没有,对他们这些奴才也好得很。
在富察·容月进门后,四爷便允许弘历在院子里设了个小厨房。
连着弘昼也时常跟着沾光,如今他闻到这扑鼻的香气,只觉得食欲大开,将一碗鲜美无比的菌子汤喝的是一干二净,却仍觉得意犹未尽。
后知后觉的他这才道:“这干菌子只有我一个人有,还是大家都有?”
小豆子笑着道:“只有您一个人有。”
“四福晋说了,这东西虽不算什么顶好的东西,却因云南的菌子没煮是有毒的,不敢给旁人送,想着您喜欢吃,懂得吃,所以才敢给您送来的。”
“这干菌子说是要煮极长时间,时间短些,眼前就能冒小人儿。”
“德妃娘娘才去了,咱们府中可不能再有事。”
弘昼是早听说云南菌子的大名,觉得富察·容月的确是个很妥帖的人。
但他想了想,还是将这匣子干菌子分出一大半来,打算给四爷送去。
就算是四爷与德妃娘娘关系不好,可到底德妃娘娘对四爷有生恩,四爷又怎会一点不难过?
等着弘昼捧着这半匣子干菌到外院书房时,正好十三爷也在。
十三爷正与四爷说着话:“……四哥这一招真是厉害,纵然你与十四弟明面上友爱有加,可你们之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众人是心知肚明,还不如寻个机会彻底撕破脸,也免得以后你畏手畏脚的。”
“昨日之事一出,旁人定会议论纷纷。”
“就算你与十四弟之间有什么恩恩怨怨,他昨日在德妃娘娘跟前闹成那样,都是他的不对!”
见到弘昼进来,他这才没有继续说下去。
所以弘昼之听到了半截子话。
一进门,他就说明这小半匣子干菌子的来历,更解释道:“……并非嫂嫂不孝顺您,而是生怕这菌子吃了出什么事儿。”
“不过您见多识广,大概也知道吃这云南的菌子要煮透了才能吃。”
“德玛嬷去世了,您多少会心情不好,这东西鲜美,您吃了大概也能胃口好些。”
父子连心。
这一刻,四爷脑海里只冒出这句话来。
其实他一直都是个很缺爱的人,他知道,无论是皇上、福晋也好,还是故去的孝懿皇后、德妃娘娘也罢,都不是最爱他,他虽冷心冷面,但也奢求于得到亲近之人的爱意。
当年他之所以对年侧福晋那样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知道年侧福晋眼里心里只有他。
后来他多次于故去的德妃娘娘跟前尽孝,无非是想要德妃娘娘多在意他这个儿子。
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愈。
童年越是缺少什么,就越是想要得到什么。
只是德妃娘娘却一次次叫他失望。
如今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到底对着德妃娘娘是一种什么感情,到底是爱还是恨,或者是两者皆有!
四爷见弘昼这样在意自己,心里是一暖,笑着道:“弘昼,多谢你了。”
弘昼却不以为意道:“阿玛,您说的这叫什么话?”
“儿子孝顺阿玛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您对我道谢做什么?”
顿了顿,他扫了十三爷一眼,咧嘴笑道:“您若真想谢谢我,告诉我方才你们说什么就是了。”
“你们也知道,我这人向来好奇心极重。”
“我听到十三叔那几句话,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大概晚上睡觉都睡不着的。”
十三爷被他逗的直笑。
但他还是看了四爷一眼,这等事还得四爷说了算。
在古人眼中,孩子成了家就是大人。
所以在四爷眼里,成了亲的弘历是大人,如今与弘历差不多大的弘昼自然也是大人,这等事也没必要瞒着弘昼。
听十三爷娓娓道来,弘昼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来直至今日,老八对着太子之位仍没死心,甚至在乾清宫还安插了人。
当日皇上与四爷商量可否要将德妃娘娘追封为皇后一事并未避着殿内侍奉的人,所以很快这事儿就被老八送到了老十四的耳朵里。
在老八的添油加醋下,这事儿就成了四爷对德妃娘娘的轻视与作贱。
毕竟贵妃与皇后虽只有一步的距离,但从贵妃到皇后却比登天还难,其中尊荣更是天差地别。
殊不知四爷在老十四身边也安插了人,四爷听说这件事后,索性想着破罐子破摔,彻底撕破脸,便将当日他们母子争执一事也传到了老十四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