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面上笑容更甚,道:“老四一向行事低调,你们府中许多年未曾有喜事,这次弘历娶侧福晋,老四只说不办,朕思来想去觉得不合适,有心明日过去凑凑热闹的。”
“朕明日出宫去太子府,那你是去还是不去?”
弘昼一时间难辨皇上是说真的还是开玩笑,索性叹了口气道:“好吧,皇玛法,我承认,一想到哥哥要娶妻,我的确是有些难受。”
说着,他更是连忙解释道:“我不是不想哥哥好,只是往日里我和哥哥形影不离,有时候夜里睡不着见到哥哥院子里的灯亮着都能过去与他说话,得了什么好吃的不管不顾往他院子里冲……以后,怕是再也不能这样了。”
“两位嫂嫂初来太子府,哥哥肯定要多陪着她们些的。”
第120章
皇上听到这话是哑然失笑:“如今弘历迎娶侧福晋, 你都伤心难过成这样子,过些日子他娶福晋,你岂不是得躲在被子里哭鼻子?”
弘昼下意识道:“才不会了。”
可他转而一想,夜里哭鼻子虽不至于, 可伤心到天明却是极有可能的。
皇上一眼就看出弘昼的小心思, 含笑道:“朕可不信。”
“说起来朕与裕亲王和你与弘历差不多, 年纪相差不大, 朕成亲比他早些,朕大婚第二日看到他时吓了一跳, 他眼圈黑黑的,一看就知道是一夜没睡好。”
“当时朕只以为是他醉酒的原因, 许久之后从太皇太后嘴里才知道,原来是他伤心难过的原因。”
“那一年他都十三岁了, 当着太皇太后的面竟还掉下了眼泪……”
说起这件事,他老人家嘴角带着几分连自己都没察觉到的笑意,到了最后更是道:“说起来,裕亲王已去世快二十年,朕都快忘记他的模样。”
“可小时候朕和他之间的趣事, 却是记得清楚。”
弘昼未曾见过故去的裕亲王一面。
但他却偶尔听人说起过裕亲王, 知道裕亲王与皇上虽不是同母的亲兄弟, 可从小却感情极好。
下一刻,他又听见皇上道:“朕想, 你与弘历从小一起长大,宛如亲兄弟, 如今知晓他要娶妻, 你是既高兴又难受是不是?”
弘昼忍不住点点头。
皇上继续道:“弘昼啊,你不要想以后与你抢夺弘历, 不要想以后弘历与你玩的时间就少了……你要往好处想,这世上又多了真心喜欢弘历,照顾弘历的人。”
“到时候更能替你生几个小侄儿,侄女来,这样一想,你是不是就高兴多了?”
弘昼仔细一想,觉得皇上的话还真是有几分道理的。
皇上是循循善诱:“人呐,都是有这样一个过程的。”
“叫朕说,如今你这患得患失的,不过是太闲了,等着以后弘历与富察氏花前月下,品茗赏月,你凄凄惨惨戚戚的日子还在后头。”
“不如你也早早成亲算了,日后你们两人的孩子也是差不多的年纪,兴许感情比你与弘历还要好……”
他老人家可是有自己的打算的。
就德妃娘娘这身子骨,怕是时日无多,若她突然撒手人寰,弘昼就要守孝三年。
弘昼一怔,没好气道:“皇玛法,原来您说了这么多,敢情是在这儿等着我了?”
“可见‘姜还是老的辣’这话是一点没说错,幸好我聪明,不然就要着了您的道……”
祖孙两个是插科打诨。
到了第三日,弘昼与福晋等人是一起离开了紫禁城。
用福晋的话来说,李侧福晋在永和宫恨不得能以一敌十,日夜不辍照顾着德妃娘娘,根本没有她们的用武之地,便禀于德妃娘娘,带着耿侧福晋出宫了。
按理说,以德妃娘娘的性子是不愿放人的。
可如今的福晋也好,还是耿侧福晋也好都不是善茬,她便只能应下。
回程的路上,弘昼与耿侧福晋同坐一辆马车。
他听耿侧福晋说起这几日永和宫发生的事,知晓耿侧福晋是一点亏都没吃,忍不住道:“额娘,您可真厉害!”
说着,他又道:“不过好端端的,李额娘留在永和宫做什么?”
“难不成她还想着德玛嬷能放话命阿玛将三哥接回来?若是如此,落在旁人眼里阿玛则是想一出是一出,像什么样子?”
耿侧福晋也道:“是啊,太子爷对德妃娘娘这态度,李侧福晋又不是没看见?怎么想出这法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