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话说的是信心满满,却吓的弘昼连说大可不必。
这等画面,光是想一想就觉得怪吓人的。
弘昼对小豆子办事还是挺放心的,特别是涉及到打听到一些新密八卦之事,那就更擅长了。
回去的路上,弘昼和四爷心情都不错。
谁知道弘昼刚骑马至雍亲王府,就见到门口站着一个小太监。
弘昼是认得这小太监的,这人是御书房伺候皇上的,平素听从陈顺子吩咐。
这小太监一看到弘昼与四爷,忙道:“王爷,五阿哥,你们可算回来了,皇上叫奴才请五阿哥进宫一趟了。”
他足足等了半个时辰,等的他是心急如焚。
弘昼来不及换衣裳,就跟着这小太监进宫了。、
进宫的路上,弘昼瞧见这小太监一副着急不已的样子,这才知道在这小太监到了雍亲王府之后,高无庸就已派人去白云观找他们了,却因他们回来时走的小路,所以走岔了。
弘昼劝道:“公公莫要着急,皇玛法临时派你过来找我,大概是一时兴起。”
“既然是一时兴起,想必就没什么要紧事。”
“待会我见到皇玛法,定会与皇玛法说明其中缘由,如此一来,陈公公他们自不会怪你的。”
小太监一听这话是连连道谢。
虽说有很多人都觉得弘昼顽劣,但在乾清宫一干人看来,这世上就没有比弘昼小阿哥更好的人了。
原因很简单,很少有人像弘昼小阿哥一样将他们当人看。
弘昼到御书房时已是申时,因皇上正在与几位大臣们说话,所以他就在外间等了等。
虽说如今他已经大了,但仍如小时候一样隔三岔五就进宫探望皇上,一直将乾清宫当成自己家似的,一进来先看看墙角鱼缸的鱼儿长势如何,又吩咐小太监为他上他爱吃的蟹粉酥,更是道:“……我听说广州那边前两日给皇玛法送了些荔枝过来?还有吗?若是有的话,也给我端一碟子上来,最好用冰湃一湃,荔枝得冰一冰才好吃。”
他这是半点没将自己当外人。
皇上身边伺候的人比谁都清楚弘昼如何得皇上喜欢,所以不多时蟹粉酥和荔枝就被送了过来,一颗颗荔枝是又大又圆,甚至连皮都被剥好了。
弘昼面上皆是满足之色。
他在皇上御书房和在四爷书房的待遇,可谓是云泥之别。
弘昼刚吃两颗荔枝,就见着一众大臣垂头丧气走了出来。
他也不拘什么,端着荔枝就走了进去。
书桌前的皇上比起三年前来并无什么变化,纵然头上银丝多了些,可仍是精神抖擞。
弘昼上前喊了一声“皇玛法”,便将手中装着荔枝的白瓷盘往皇上跟前一递,笑眯眯道:“皇玛法,您尝尝看,这次广州送来的荔枝可甜了!”
“如今也不算冰,吃起来正好!”
他是少有在皇上跟前如此熟稔的人。
皇上伸手拿了两颗荔枝吃了,这才问道:“怎么这时候才来,你可是叫什么事儿绊住了?”
弘昼垂头丧气道:“我跟着阿玛去了白云观,给那白云老道赔礼道歉了。”
皇上今日找弘昼正是所为此事,昨日老九进宫一趟,说起四爷服用丹药一事,更说弘昼见劝说四爷无效,一生气放火烧了白云观。
到了最后,皇上可算是听出来了,老九话里话外的意思皆是四爷和弘昼这父子两个没一个好的,一个轻信老道,服用丹药,一个性子暴躁,肆意纵火。
当时皇上听闻这事纵是嘴上什么都没说,但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舒服的。
他并不是因弘昼放火烧了白云观不舒服,而是因四爷服用丹药一事不舒服。
皇上之所以年幼登基,与先帝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想当年先帝独宠董鄂太妃,在董鄂太妃故去时,先帝一蹶不振,更是迷上了佛道,更闹着要出家……之后的很多年里,故去的太皇太后一说起这事儿面上仍满是无奈之色。
所以这么多年下来,皇上不说对这些和尚道士深恶痛绝,却是没什么好印象的。
皇上不动声色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你说给朕听听。”
弘昼笑嘻嘻往皇上嘴里喂了一颗荔枝,笑着道:“皇玛法今日找我过来就是为了问这件事是不是?我就知道,我前脚放火烧了白云观,后脚肯定有人会将这事儿告诉您的。”
“不过就算没人在您跟前告状,我也是要与您说一说这事儿的,正好您也能帮着劝劝阿玛。”
他颇有一副“您儿子不听话,我不找您告状找谁告状”的意思,成功将这事儿从国事变成了家事,更是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大概说了一说,最后一更是道:“……十三叔与我说,说阿玛之所以会服用丹药,实在是每日太过辛苦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