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昼顿时觉得手中的桃酥不香了。
要知道不少人进宫多年都难见如此劲爆的场面。
四爷依旧是神色淡然,一进紫禁城,他脸上就像戴了张面具似的:“额娘既知道松佳姨娘日日在雍亲王府做咸鸭蛋,又何必明知故问?我看,今日您要见弘昼是假,质问儿子才是真吧?”
说到这儿,他看了看虽低着头,可两只耳朵却恨不得竖起来的弘昼,吩咐道:“苏培盛,将弘昼带出去逛一逛。”
他怕这等场面对弘昼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却不知道弘昼就想看这等场面啊!
这次苏培盛连问都没问弘昼的意思,直接将弘昼抱着了出去。
但苏培盛是四爷跟前的奴才,是要在四爷跟前伺候的,也不敢走远,便在永和宫找了个宫女带弘昼出去逛逛。
弘昼最开始漫步于紫禁城觉得有几分新鲜,可走着走着,他觉得这里的宫殿好像长得都差不多,处处都是朱墙金顶,处处都是金碧辉煌,处处都透着压抑与逼仄,宫人走在长长的甬道上,一个个脸上皆是相似的神色,不见喜怒。
弘昼只觉得自己并不喜欢这里,也不喜欢跟在自己身后一言不发的宫女。
他虽年幼,却是记性极好,很快就将这宫女甩开。
只是,一个人独自在紫禁城里闲逛,他觉得怪没意思的,思来想去,他想到了皇玛法。
在这偌大的紫禁城里,他也就只认识皇上。
弘昼向来是个行动派,他记得四爷与他说过皇玛法每日在乾清宫处理奏折,当即就找了个太监问路。
出门在外,他更是想着不坠四爷名声,力争做一个懂礼貌的乖宝宝:“你好,请问乾清宫怎么走?”
他不明白,为何旁人一听这话都狐疑看着他,宛如看妖怪似的。
最后,他找啊找,总算找到了一座上面写着“乾清宫”字样的宫殿,瞧着门口守门的太监都比别处更加俊朗严肃,觉得自己这下没有找错地方,抬脚就要走进去。
只是,弘昼还没进乾清宫大门,就被门口一个小太监拦了下来:“敢问小阿哥,您这是……”
弘昼挺了挺胸膛,扬声道:“我叫弘昼,我的阿玛是雍亲王,我来找皇玛法玩的。”
平日里能进出乾清宫的皆是王孙重臣,相比较起来,一向淡泊名利的四爷就显得有些不够看。
但能在乾清宫当差的都是人精,这小太监笑眯眯道:“小阿哥见谅,皇上吩咐了,闲杂人等无重要的事不得进来,皇上正在里头和大臣们议事了。”
弘昼皱皱眉,正色道:“我想念皇玛法了,难道就不是重要的事情吗?”
说着,他又道:“还有,我不是闲杂人等,我是皇玛法的孙子了。”
那小太监看着这豆丁,不明白一向沉稳的四爷怎么竟养出这样的儿子来?他更没好意思说,皇上孙子已过百余人,在乾清宫,皇孙这名头并不好用。
小太监哄道:“可是皇上正在与大臣们议事了,小阿哥不如等会再来?对了,您身边怎么就您一个人?雍亲王了?”
弘昼听出这小太监话中的搪塞之意,想着来都来了,若不来瞧瞧皇玛法实在过意不去,便扯开嗓子道:“皇玛法!皇玛法!我来看您了!”
他声音嘹亮高昂,一声“皇玛法”接一声喊着,看这架势,把乾清宫当成了自家后院。
这可把门口几个小太监吓坏了,恨不得当即上前来捂他的嘴:“小祖宗哟,乾清宫内不可大声喧哗,您可别害得我们几个掉了脑袋!”
可他们越是如此,弘昼的声音就越大:“皇玛法!我来看您了!您在哪里?”
第36章
御书房内的皇上脸色沉沉。
二月里, 顺天发生了一件舞弊案,其榜首之父请人为子代笔,收买书办,传递文章, 虽事发后脱逃被抓, 被处斩监候。
但皇上因此事还是大发雷霆, 他一向认为收揽士心就收揽了民心, 更在康熙十七年开设“博学宏词科”,惹天下士子纷纷称赞, 如今竟有人徇私舞弊,其中官官相护, 非一人可为。
他便下令彻查此事,更命各地严查可否还有类似之事。
半年的时间过去了, 这事儿总算有了结果,各地查出类似案件共计七起,气的皇上将折子狠狠丢在几位大臣跟前:“这就是你们层层选拔出来的好官?寒窗苦读数十年方能参加科举,可这些人倒好,请人代笔, 徇私舞弊就能入朝为官, 做学问尚是如此, 难道还能指望他们为国为民做个好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