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才人眉目舒展,在皇帝面前露出对着铜镜练习过千百遍的笑容,柔声道:“多谢陛下关心,妾无事,只是连日来睡得不甚安稳。”
“睡不安稳?”皇帝剑眉微挑,顺着罗才人的意思问了一句。
“是。”罗才人微微垂眸,像是不经意一般道,“清心阁薛姐姐最近喜欢早起往太液池赏景,槿兰苑离得有些近,妾又一向睡得浅些……“
话中之意,皇帝当然听懂了,他朝盛安瞥了一眼,后者立即躬身道:“陛下,清心阁住的是薛校尉之女薛贵人。”
薛校尉做事还算不错,皇帝颔首,对罗才人道:“既如此,朕打发人去训斥两句便是。”
罗才人似乎不愿自己在皇帝心中是个偷偷告状的形象,连忙委婉道:“陛下,薛姐姐不过出门赏景,不关她的事,是妾自己睡不好,妾斗胆,请陛下赐下沉香木便好,妾听闻沉香木安神助眠,功效显著,想必有了此物,外头再大的动静,妾都能安睡。”
沉香木是贡品,宫掖司库房中尚有许多。
皇帝前朝事多,后宫若非发生大事,一向懒得管到底是怎么回事,毕竟大部分都是为他解闷的玩意儿,还不值得费神,喜欢就宠一阵,不喜欢就当看不见。
不过,虽然懒得费神,还是下意识就明白面前女子是要用这御赐之物去打薛贵人的脸了,因而不在意的点点头,对盛安道:“去取沉香木送去槿兰苑。”
第109章 逝水
“主子,陛下遣盛安公公给槿兰苑罗才人赐下了沉香木。”
夜已深了,年儿同华阳两个都在东配殿沉沉睡着,姜蕙暂无困意,坐在灯下临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临这帖需要圆笔藏锋,领会其中真意,姜蕙呼吸轻轻,待写完最后一句“山阴张侯”过后,将羊毫搁在紫檀木笔架上,又由晚菘伺候着净手毕,才淡淡道:“知道了。”
这看似不起眼被皇帝随意赐下的沉香木,会是一粒种子,在某日他拿到罗运来详查内使司过后递上去的密折时生根发芽,以皇帝一向的多疑为养分,茁壮成长。
皇帝让罗运来查死人,自然就表明了他绝不放过一丝线索的决心,罗运来又怎么会不去看看四月间自皇城运送至五台山的礼单呢?
而皇帝既然自始至终都怀疑太后的死不简单,又没查出什么东西,必然会将目光转向一切可以说是巧合的东西上。
山火骤起,太后为何没能逃出?想必皇帝案上的密折一定写着夜深人静 ,未能及时发现。
为何未能第一时间逃出呢?太后枕着助眠的沉香木引枕入睡,睡得沉了,被身边人唤醒得慢了一些,也是正常的。
姜蕙接过晚菘递来的柔软绢帕,细细擦拭干净手上的水珠,露出淡淡的微笑。
若同时有指向皇后和阿娘的不利“巧合”在,陛下会如何选择呢?又会认为姜蕙在里面扮演着什么角色?
自华阳诞生过后,皇后越发坐得住了,她在暗中酝酿的事,一定不要让人失望才是。
之后却不宜再做什么动作,过犹不及,反倒将陛下的目光吸引过来得不偿失。
“安置吧。”
姜蕙起身往内室走去,脱掉厚厚的衣裙,换上柔软的寝衣,躺到暖和的绸被下面,突然问正准备吹灭蜡烛的秋葵道:“皇后怎么会想着给太后娘娘送沉香木引枕呢?”
秋葵微微一愣,不明白自家主子为何有此一问,但还是低声回话道:“许是因太后娘娘睡不安稳?听闻五台山夏日里蝉虫也多,夜里不好安睡。”
姜蕙点点头,笑道:“睡吧。”
时光如逝水,姜蕙在瑶华宫养身体,王氏继续做她贤惠宽和的皇后,一时后宫里原先未能出头的妃嫔们各施手段,你方唱罢我登场,让建昭二年余下的日子和整个建昭三年都过得热热闹闹。
等刘太医宣布姜蕙身子大好的时候,距离建昭四年,也没有多少时日了。
这样长的时间,按理说罗运来早就应该调查清楚那些死在大火中的宫人,但皇帝却一直引而不发,似乎在连番的调查下,终于相信了太后是死于偶然的天灾。
姜蕙也真正当做不知道这事,做着她身子病弱闭宫静养的昭贵妃。
这一日,她坐上许久没用过的贵妃辇驾,自瑶华宫出发,往凤仪宫请安。
随着太监的通报声,小宫女为她打起帘子,里头的妃嫔们错错落落向她请安。
“妾请昭贵妃娘娘安,昭贵妃娘娘万福金安。”
除了又升回才人位份的冯萍萍,还有好些生面孔在里面,应是这一年来从底下升上来的小妃嫔。
“起来罢。”她略扫了一眼便唤了起,往空了许久的位子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