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彬把领到的两本书装在身後的背篓,拿着斋舍的钥匙,又找到看门的老伯,由那老伯带着去了斋舍。
宋彬被分到的斋舍里面还空荡荡的没有人,只有一床被褥,显然已经有一位住进来了。
一张炕,是个通铺,目测能放下四个被褥,床上有四张小方桌,床边不远有四个并排放的柜子。整体来说不大,有个二十来平的样子。
“今天还要回去一趟拿被褥和你的一些换洗衣裳”宋三看着这个简陋的斋舍说。
第5章 新的夥伴
宋彬走到衣柜前,其中一个已经上锁了,还有三个空的,宋彬挑了一个最边上的衣柜,将身上的背篓卸下放了进去。
“你就在这收拾收拾,顺带熟悉一下周围环境,我给你把被褥取来。”
“爹你在来时顺便给我带把锁”宋彬指了指衣柜。
宋三没有耽误时间立马回去给宋彬取被褥衣裳。
从学馆回去来回要一小时,要是走的快的话就会在正午时分返回来。
宋彬在他爹走之後出门找到专门看管斋舍的大娘领了一个木盆一块抹布。
虽然炕上已经有一个人住下了,但是除了那被褥和一小方桌之外到处都是灰,显然这个新的舍友一点都不想多干额外的活。
宋彬用木盆接了一盆水,用抹布将斋舍内通通打扫了一遍,打扫完之後感觉明亮了许多,不再是灰扑扑的感觉了。
打扫完之後左右没事就想着出去在学馆内转转,现在还不到晌午,学子们还在读书时间,这会学馆内走动的人少。
宋彬现在所处的是後院的斋舍,在後院简单的建了几排平方,排与排之间距离有十几米,斋舍之间的空地上有晾衣的竹架,房间坐北朝南阳光充足,很敞亮。
斋舍东西两边各有通往前面的小拱门,出了斋舍的小院便是後花园,说是後花园其实就是学子们闲来无事随便种的花花草草。
花园中还有一个小凉亭,底下是一口井,学子们用水吃水都是从这里打。
花园的西边是厨房,东边是饭厅,在这里上缴一两银子便是一年的夥食费。
虽说一两银子挺多,但是一年下来只要一两,宋彬有点想象不到夥食到底是多差。
走得近的还能看见一个中年妇人在择菜洗菜,准备中午的夥食。
从花园的旁侧门出去便是学六艺射、御的操场,一般情况早晨中午正是学习的最佳时机,夫子们不会让学子这会学射御的。
不过宋彬看着这荒凉的操场严重怀疑这里的学子到底学不学六艺,也怀疑这学馆有没有那麽多马供学子学习御马这项课程。
後来的学馆生活便证实了宋彬的想法,这是後话暂且不提。
古代的秀才身体都不怎麽样,估计就是不注重射御的课程,御马这项还极有可能达不到条件,久而久之便只知寒窗苦读了。
从後操场院门往前走便是正经读书的地方了,西边的是四书院和启蒙院并排,东边是五经院与院长的书房。
可能是刚刚休息了一会,这会学子们才坐在座位上安静下来。
宋彬远远的看见学堂的学子皆端坐在座位上不见交头接耳。
这时一位穿着长袍头发花白的夫子手持戒尺,怀抱书册从院长书房出来经过了宋彬。
“这位小学子为何不进课堂,而在这里张望”
宋彬忙拱一下手说“学生今日刚办入学,明日开始上学堂,现在只是转的看看”
“那就去後院斋舍内,不要到处乱走动,不要大声喧哗”
“是”宋彬也将整个学馆的布局看明白了,再往前过了屏风便是学馆大门了,於是向那夫子告别之後转身朝後院走。
夫子难得见一个小孩子这麽有礼貌,欣慰的摸了摸自己的胡子。
宋彬还没走多远就听见学子们朗读的声音依稀传来。
转了一圈下来就一个感受,穷的可以。
不过没关系可以学习就行,虽然这个学馆穷但好歹也曾经考中过一位举人老爷。
宋彬的学习能力比较强,他来到这里可以说是从小就开始练字了,在还有两岁刚会有点力气握住东西时,便用树枝在地上画着写字。
至今已经练了五六年的楷体和颜体偶尔还会写写行书,就是年纪尚小手腕的力道不够,写出的字有形无神。
虽说没有用过毛笔写字,但想来应该不会差。
宋彬回到斋舍内无事,便又将书柜中的书篓拿出来,拿出里面的两本书。
盘腿坐在床上,把书摊开放在小方桌上,对着窗户的方向看了起来。
对於宋彬来说这两本书简直很简单,就如同一个大学生再看小学生课文一般作弊。
宋彬饿了就吃背篓里带的饼子和竹筒里的水,不知不觉就看到了晌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