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她大嫂刚生下来的孩子的尿布,都是她来洗。
陆夏星就很奇怪,“我和李婉清让她不要干了, 蒋翠翠还生气。”
徐露枕着胳膊听陆夏星说话, “她为什么生气?”
“她觉得家里事情多, 她就该帮着多干点活儿。”
出发点是好的。
徐露奇怪,“那你们为什么不让她干呢?”
“当然是她傻了, 她还有一个弟弟,就和她差一岁, 现在也没有上学, 成天在村里乱跑,可是家里的活儿一点也不帮着干。我们这么和蒋翠翠说, 蒋翠翠还振振有词说她弟弟是男孩子,活泼一些很正常。”
而陆夏星和李婉清在家属院看到的,听到的,和蒋翠翠完全不一样。
有时候赵主任开妇女大会的时候,孩子们都会跑过去玩,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思想就不同。
陆夏星歪着头看着徐露,“我们觉得她太辛苦了,晚上回家写作业的时间都没有,不是帮着哄小孩,就是去海边捡小螃蟹。”
关键是家里人并没有觉得她付出的多,而高看她一眼。
她的弟弟和大嫂刚生下来的孩子都有点心和麦乳精吃,她却没有。
她的弟弟可以跑出去疯玩儿,她就只能在家帮着洗尿布做饭。
“李婉清说这就叫道不同不相为谋。”
蒋翠翠还觉得委屈呢,他们家的条件怎么可能和陆夏星和李婉清家里相比。
两个人家里都用着人帮忙洗衣服做饭,回去了只要完成作业就可以了。
他们家全靠她呢!
而且蒋翠翠很喜欢这种被人依赖的感觉,这样让她觉得不是吃白饭的。
她二姐就是因为受不了她娘天天嫌她不嫁人,才去当兵的。
听着陆夏星慢慢沉稳的呼吸声,徐露闭着眼看着天花板,也有些无语。
她记得蒋翠翠大嫂的孩子,似乎来路还有些不清楚,不知道是不是铁柱的,这一家人在看到生下来的是男孩之后,就高高兴兴的养起来。
哪怕这孩子不是他们家的,但是因为性别是男,一家子人都要供着他。
投胎真是个技术活。
省城的印刷厂很快就将印好的包装袋送了过来,工人们便加班加点的将膏药装好成袋。
贾宇兴跟着运输队的人就要往省城送。
一到五月份,下雨的次数就变多,徐露叮嘱他们一定要保管好药材。
因为下雨,杜玉珍那边的药材也迟迟晾晒不干,给他们这边打了电话,说可能要迟几天送货。
小英和刘芳芳急的嘴上都起了泡。
“咱们厂子都还等着药材生产呢!”
没有原材料太让人上火了。
徐露让他们先冷静下来,她盘算了一下最近的财务,除了那些小门诊定的膏药之外,孙玉声也打算去各大医院试一试。
如果销路好的话,又是一大笔订单。
李飞燕就建议把葡萄糖停下,“咱们也主要不是生产这东西的,太费时费力了。”
现在药材短缺,正好把葡萄糖停下,工人就都能去加班加点的生产膏药和晕车药。
徐露却不同意,“咱们现在还供应着三大医院的葡萄糖呢,我给你们算笔账。”
徐露把葡萄糖的利润给他们说,别看葡萄糖卖的便宜,一点也不比晕车药和膏药挣的少。
李飞燕之前没有考虑过利润的问题,听了徐露的话便张大了嘴巴。
“那咱们岂不是再干半年就能还清副食品厂的钱?”
“如果顺利的话是这样的!”
徐露是每个月都会从药厂的财务拨出一部分支付给副食品厂,总不能让人家厂一直没有资金流。
而副食品厂因为听了徐露的建议,已经引进了很多鸭苗,听说还要搞孵化机。
海岛内的厂子蒸蒸日上,听说上次周主任去省城开会的时候还受到了表彰,让下面的公社都向他们学习。
周主任过来的时候见他们正在盘账,并没有要看账本的意思,只过来通知他们会有一批省外的人过来参观学习。
“咱们厂子成立之后一直红红火火,订单不断,大家都说要过来学习学习。小徐呀,你就安排一下,到时候给大家开个会议。”
这种政治任务,徐露又不得不接,只好把采购药材的事情全权交给刘芳芳和小英。
两个人商量之后,打算再去一次省城,经过这件事情之后,他们都觉得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只要杜玉珍那边的药材出点什么事情,他们这边就不能生产。
徐露就问他们的打算,“我们打算在去之前的药材厂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