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露对无菌环境要求非常严格,这些人都不能进畜牧站,每天都按时到后门去收集废渣。
第一批葡萄糖出来的时候,刘秀丽和张医生都跑过来看。
徐露也有些紧张,不知道这些简易的设备能不能做出葡萄糖来,等看到刘芳芳生产出来的药品时,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不错不错。”
这还是第一次操作设备,刘芳芳就做成这个样子,她也激动的不行。
“一会儿我就寄给药品监督厂。”
如果合格的话,那边就会给他们颁发许可证。
刘秀丽仔细的看了看,惊叹不已:“还以为你们得等到人家支援的设备过来才能做呢!”
“人家支援的设备肯定好,到时候我们直接就生产中成药。”
徐露很是高兴,这算是迈出了很大的一步。
下一步就是得招人,不能让刘芳芳又要采买,又要在这里操作设备。
说到招人,李飞燕就说起新来的知青们,本来四个人很团结的,把孟远山给举报了,等学校真的空出一个名额来,这四个人又开始互相看不对眼,都想要那名额。
小英在一旁附和:“我听我爹说,他们这段时间都不好好的上工干活。”
徐露奇怪,“不上工就没有工分拿,到时候没粮食吃可怎么办?”
“他们这些知青刚从家里过来,手里都含有些粮票呢!”
这是有退路呢!
大队长自然不能任由他们一直胡闹下去,昨天就给他们开了会,要是再不上工就把他们退回知青办。
这四个人才消停了不少,可明里暗里还在争抢那学校的名额。
“我看这四个人,谁也去不了学校上班。”刘秀丽直接说。
徐露跟着点头,“赵主任肯定不会让他们四个去的。”
这要是开了这个头,以后大家不想干重活儿累活儿了,就都想着闹一闹便能解决。
“那还有谁去当老师啊?”李飞燕和刘芳芳都看不透。
“和你们一批来的知青不是还有好几个呢。”
李飞燕和刘芳芳对视一眼,都觉得这样也挺好。
几个人商量着中午要一块去徐露家里吃顿好的庆祝庆祝,就有两个高大的男知青找上门来。
其中一个和李飞燕比较熟悉,都是京市人,见药厂围着这么多人,有几分不好意思,没敢过来和徐露说话。
李飞燕主动走过去问他们,“你们过来是有事吗?”
其中一个男知青挠挠头,“是有事,我们想问问药厂缺不缺人?”
见徐露看过来,这两个人便憨厚的笑了笑。
他们和村里那些只盯着工资的人还不一样,他们是知道这药厂要是真的开办起来以后的价值会有多大。
眼看着大家都找到了好去处,总不能他们这些男知青还整天去地里刨食。
徐露这里是真的缺人,也没有立刻就拒绝,先告诉他们,“等招人的时候我会出公告的,符合条件的就可以过来参加考试。”
要是随便就让他们来上班,其他人怕是会有意见。
一听说还要参加考试,这两个人就都有些紧张,赶紧问要考些什么。
要是药学方面的知识,他们两个可都没有。
徐露遗憾就遗憾在这里,稍微懂些医药方面的都忙着治病救人去了,人才还是短缺的很。
所以开放大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人才永远是发展下去的动力!
西方列强为什么能短时间内发展起来,肆意掠夺世界的资源,归根结底还是他们的技术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而技术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人才的推进。
几年之后国家号召的科技兴国就是看透了这一点。
国外打压华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封锁技术,别说上桌了,连喝汤的机会都不给!
而我们国家优秀的那些科学家,不负众望的将我们祖国抬上了桌!
两个男知青得到消息之后便走了,几个人便有说有笑的往回走,徐露还让刘秀丽打听打听,有没有不想在医院上班的。
“你自己也天天往医院跑,还用问我?”
要是真有这样的人,早就被徐露逮到了。
徐露叹了一口气,“你说我去医院上了这几个月的班,也就逮住飞燕一个人。”
“那可不一定,我看大家都还在观望呢,等你再做大做强了,指不定大家都求着你来这里上班。”
刘秀丽说完还学着刚才徐露那个样子,“想来可以,还得考试!”
她学的惟妙惟肖,引得大家都捧腹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