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娘嘴上说着生气, 可今天还是一大早起来烙了好些饼, 生怕他们路上没有吃的。
这里面也就刘芳芳没有家人的困扰, 她高高兴兴的上了船,和码头上的人招手。
徐露和小英也在那里挥着手, 可能是因为孩子们迟迟不肯走,徐露竟然也觉得心里有几分酸涩。
好在只是去几天。
船很快就行驶起来, 码头上的人越来越小,海风吹得人脸疼, 几个人才往房间走。
之前他们三个人订了两个房间,如今又加上小英爹,徐露便把她的那个房间让出来。
小英爹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小英这孩子之前也不和我们说一声,还是昨天晚上突然说的, 可把我们吓了一大跳, 你说她这也从来没出过远门, 我们心里也不放心。”
小英爹从来没有把徐露看成是小辈,总觉得她和自个儿一样, 是个成熟的大人。
徐露笑着和他说了几句话,就和刘芳芳小英一块回了房。
刘芳芳一路上都在叽叽喳喳, 很快就把离愁别绪冲散了, 她又给大家看她带的东西。
“这是飞燕给我做的馒头,今天一大早就起来蒸了。”
小英也给他们看她娘烙的饼, 徐露则拿出陆清凌给她做好的吃食。
加上她空间里有不少东西,在外面对她来说,和在家里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
吃饭的时候几个人就一块吃,他们先尝了陆清凌烙的菜饼,纷纷赞叹不已。
“姐夫怎么做饭那么好吃!”刘芳芳一边吃一边感慨。
小英也很羡慕,“我以前在村里的时候都没有听过谁家男人会做饭,还觉得这很正常,后来看到姐夫才知道,男人也是能做饭的。”
徐露赞同,“家务事都是大家一块儿来做的,不能总让一个人来做,大家一块儿才能把日子过好。”
刘芳芳畅想,“我以后找对象,也要找像姐夫这样的。”
小英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刘芳芳一点也不避讳她,问小英,“你以后还要不要再找对象结婚?”
小英的眼神暗了暗,“说实话,我还真的一点也不想找了。”
但是这话她从来不敢和家里人说。
徐露却道,“找不找都是自由,有合适有喜欢的就找,没有合适又喜欢一个人生活,也挺好的。”
“姐,要是我爹娘能这么想就好了。”
徐露鼓励小英,“你已经很厉害了很勇敢了!”
不知道多少人在生活富足的和平年代,还不敢做出一点点改变,任劳任怨的当着家庭妇女,忍受着不断出轨或者家暴的丈夫。
这些人美名其曰是为了孩子。
可他们不想想,孩子们真的需要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吗?
刘芳芳也表示很佩服小英,“你比红霞姐还要厉害!我觉得你孩子长大了,也肯定会佩服你的!”
小英眼圈一红:“她不会怪我就好了。”
“孩子都是很强大的,会理解母亲的。”徐露安慰道。
差不多半下午的时候才靠岸,运输队的小李同志带着他们就往省城赶。
这次是他主要负责运输徐露的药材。
徐露手里拿着赵主任给她的纸条,上面写了药材厂,一共有两个。
赵主任的意思是,他们之前也没有和供药商打过交道,让徐露对比一下,看看哪一家的质量比较好。
这么短的时间要跑两趟,徐露也有些着急,到省城的时候也没先安顿,就去了第一家药材厂。
看门的是一个老头,见几个人走过来,先慢悠悠地打量了几眼。
徐露上前把介绍信递过去,老头本来还想装腔作势的拿捏一番,等看到介绍进的开头是部队,身子立刻板正了。
“你们是部队上的人?”老头不确定的又问了一遍,眼神狐疑的打量着他们。
小英爹没敢上前吱声,小李同志却点头,“我们都是部队上的,这位是部队军区医院的徐医生。”
老头这才把介绍信交还给他们,有些遗憾的说:“今天领导们都下乡去了,可能要等几天才回来,如果有条子的话,库房的人倒是能直接给你们装药材。”
可惜他们是第一次来,哪里有什么条子。
刘芳芳顿时有些急了,“我们大老远的跑过来,他们怎么下乡去了?”
“你这个女娃,我们领导又不知道你们什么时候过来。”
徐露拉住刘芳芳,对几个人说,“既然这样,咱们先回去吧。”
天已经黑了,得找个地方住下。
这时候就连住招待所也是需要介绍信的,不是随便给钱就能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