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天此时忙得焦头烂额,这几天一直在医院伺候着杨奶奶,家里的事情完全顾不上,要不是有爱华帮衬着,他都怕这个家得散。
黄莹英冷静下来之后到的确来看过杨奶奶,可是杨奶奶一见她情绪就激动,拿了东西就往黄莹英的脸上扔。
杨一天见黄莹英头发少了那么多,脸上也被打得红肿,知道自个儿的小妹就是脾气暴躁的性格,两个人明显都有错,他只叹息着:“你先回去吧,把三妮照顾好。”
有什么事也等过了这段时间再说。
黄莹英点头:“娘要这个样子,我看还是把周嫂子请回来吧。”
杨一天没多想就答应下来,杨奶奶一生病住院,脾气越发大起来,拿住什么东西就扔什么东西。
他也不可能一直在医院伺候着。
“玉兰呢,她又跑到哪里去了?”
杨一天疲倦的四下看看,没看到杨玉兰的身影,忍不住心想,等她脸上的伤好了,赶紧把她嫁出去。
一时又有些担心杨玉兰脸上的伤还能不能好。
要是脸上的伤疤不好,可就嫁不了什么好人家。
杨玉兰回来便扬着下巴朝杨一天说:“哥,你能不能让陆团长把徐医生给休了。”
杨一天震惊:“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杨玉兰跺跺脚:“那个女人太坏了,我去家里让她看我的脸,她都不同意,也不给娘看病!”
她又添油加醋的把在门诊室里的事情说了,“她和你媳妇儿一样,都是个彪悍的!”
杨一天不理会她的胡搅蛮缠:“你这几天老实一点,不是已经给你找医生了吗!”
杨玉兰委屈起来:“你找的这个医生说会留疤,脸上留疤可怎么办?”
杨一天叹气:“实在不行,我就带你去省城医院,再不行我就带你上首都,肯定会把你脸治好的!”
杨玉兰一听心里高兴,总算不胡搅蛮缠了。见杨奶奶还是那个模样,不禁又担心起来。
“娘以后还能说话吗?”
“肯定能!”杨一天疲倦的揉了揉眉头。
军区医院的好医生还是太少了,他得想个办法转院。
黄莹英正在托人找生发剂,她知道部队有几个人用了徐露的生发剂,效果都挺好的。
可惜她不想去找徐露,白白的让她看了笑话。
倒也有人愿意把生发剂卖给她,只不过价格要略贵一些,黄莹英有些肉疼的拿了几张粮票来换。
回去的时候黄莹英还在心里打退堂鼓,不知道那些生发剂能不能让她头发长出来,毕竟她的情况和其他人不一样。
副食品厂要招工了,这个消息一出来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只见家属院门口的宣传栏处围着不少人,大家都在看这次招工的条件。
张嫂子挤在最前面,她大字不认一个,一直问旁边的钱寡妇:“你快给我念念,这都需要啥条件?”
钱寡妇是食品厂里的老人,知道张嫂子想要过来上班,便把上面的条件给她念了念。
老张已经和赵主任那边打好招呼,他们这种随军家属都能帮着安排工作,张嫂子一听没有什么悬念,便放下了心。
“钱小元过得怎么样?”她和钱寡妇说着闲话。
钱寡妇自从把钱小元嫁出去之后,可算是了却一桩心事,娘家那边发的电报一律不看,心情倒是好了不少。
“她男人对她挺好的,上次去看她的时候,把家里收拾的也妥妥当当。”
沈梅花介绍的果然是个靠谱的人,虽然家境贫寒,家里只有一个上了岁数的老娘,可这男人倒不嫌弃钱小元之前闹出来的事。
她只担心一件事儿,压低声音和张嫂子说:“文工团那么好的工作,我还想让她继续去上班,可这孩子总怕人笑话她不肯去!”
正好彭欣兰因为生病请假,钱寡妇就给钱小元也办了一个病假,想着在这段时间得把她说服。
张嫂子一听钱小元不愿意工作就皱眉:“她男人不就在食堂干活吗,那一个月才多少钱?日子过得多紧巴!”
“谁说不是?这还是刚嫁人,不知道钱的重要性。”
钱小元一直过不去心里的坎儿,嫁了人之后连家属院也很少走动。
之前突然送给徐露的信也没了信儿,就连钱寡妇也不好意思上门问徐露什么意思。
张嫂子知道钱寡妇是什么意思,可她压根就不想淌这趟浑水,接触这么长时间,她也算是知道徐露是什么样的性格。
平时有个什么事徐露也会乐意帮忙,可一旦触及她的底线,她绝对不会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