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嫌粮食多?
不仅如此,这表扬信也会贴在宣传栏上,怕是全军区上上下下都能知道。
徐露拿着那奖状,得意的对孩子们说:“谁能想到家里的第一张奖状竟然是我得的,你们可得加把劲。”
大家就把目光移向了小月和徐桐身上,四个人中也就这两个人比较喜欢学习。
像小星每天做作业都是赶鸭子上架写的,她一般在疯狂玩了之后,才回来狂补作业,大部分不会的题,要么是空着,要么是问小月。
有时候一到周末,他们家的书房里能围着好几个孩子,都是来这里补作业的。
甚至连胡建国也会过来,他可不敢让王红梅看到他不写作业,都是来找徐百川的时候写完。
其实这时候学的知识和后来相比,简直是小菜一碟,但大概小星就不是学习的料,的确很多知识她学不会。
这事也实在是强求不来,徐露和陆清凌商量孩子们以后的事情,觉得还是得先把书念完,她们以后喜欢什么再按她们的想法来。
说完这件事情,陆清凌又说了另一件事情,在国庆的时候,他就算是正式的团长了,工资待遇都会往上提一提。
工资提高,意味着生活质量的提高。
这的确算是一个好消息。
“国庆的时候,是不是会有阅兵呢?”
小星一脸期待的问陆清凌,她很喜欢去凑热闹。
徐百川听到这个,也不往嘴里面塞东西了,赶紧抬起头,一脸期待的看着陆清凌。
“会有,到时候咱们一块去码头上看。”
徐露跟着高兴起来,她还没有在现实生活中看见过阅兵的,想想那场面,一定非常的壮观。
这两件算是大好事,等再拿出陆晓宁要结婚的婚事的时候,陆清凌的脸色明显就没那么开心,从私心里来说,他并不想让陆晓宁那么早的结婚。
毕竟刚发生了和吕知青的事情,他希望陆晓宁能多冷静一段时间,好好打算一下以后,慢慢的挑选。
可他也知道陆晓宁和陆老太都是心气高的人,绝对不会让村里人看不起,一心的较着劲儿要找个好的,把吕知青给比下去。
“到时候打算给家里寄二十块钱。”徐露把她的打算说了出来,“再从咱们这的供销社给她买些东西寄回去。”
这时候结婚的四大件还是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和手表。像电视机这种东西,一个镇上能有一台就算不错的了。
毕竟是唯一的妹妹要结婚,陆清凌想了想说:“行,那你就多操心些,等去供销社买东西的时候,叫上我一块去。”
徐露拿了三十块钱出来:“够不够?”
陆清凌摆手:“用不了那么多,不能她一个人结婚,把咱们的生活水平下降了,还有老三呢。”
村里那边自然是巴不得他们多出点,可陆清凌也不是光棍一个,还有一大家子要养。
徐露自然赞同,能拿出这么多钱来,已经算是她全了两家的脸面了。
徐露受到表扬的是很快在军区里传开了,赵主任亲自上门,把米面给她送到家里。
“你这可是大好事,上面特地提出表扬你的!”
徐露没有在自己家人面前那么得瑟,谦虚了两句。
“这样等咱们再开军署会议的时候,你上台发表一下演讲,把这救人的事迹给大家好好宣扬宣扬!”
除了要在军属会议上表扬徐露之外,宣传科的人也把这件事情重新写了一遍,登在了报纸上。
这下子所有人都知道徐露做过的事情,甚至成了军区内的典范。
家属院和徐露走的近的几个人都与有荣焉,见了谁都要把这事分享一通。
黄莹英听说这事儿以后气的不行,也不知道村里的老黄是哪根筋搭不对了,明明是徐露抢了他的生意,怎么还上赶着去讨好徐露!
她一着急就写信给徐芳翠问情况,那药方子可不是徐露一个人的,是他们徐家的!
这天吃完饭没多久,祝晓霞又带着村里的那两个人过来看病,她们两个是巴不得早点过来,人祝晓霞的孩子咳嗽那么厉害,结果吃了两顿药,咳嗽竟然都好了大半,平时只偶尔咳嗽一两声。
反观她们两个的孩子,本来只是嗓子有疱疹,吃不下饭。这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竟然也咳嗽起来,咳的时候小脸儿都憋得通红,她们看了快心焦死了。
见了徐露的面,两个人就扬了十二分的笑脸陪着小心:“上次是我们不懂事,这不孩子回去喷了喷药,嗓子好受了些,能吃下去些东西。还以为好了呢,结果又开始咳嗽了,还得麻烦您看看。”